央视国际消息:昨天下午,中国科学院慕士塔格考察队的两名科研人员和中央电视台的两名记者在没有借助氧气和专业登山向导的情况下,成功登上了海拔7540米的慕士塔格山顶峰,并开展科研活动,取得了极其珍贵的科研样品。
昨天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四名队员决定舍弃在海拔6900米建立三号营地的计划,抓紧时机从二号营地直接冲顶。 但是峰顶的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风雪交加。队员顾不上休息,就兴奋的冒着风雪在峰顶插上了中科院考察队的队旗和CCTV的标志。 为保证在天黑前返回营地,大家立即开始执行登顶的主要任务——“雪坑采样”。为节省体力,雪坑由四名队员轮流挖,每人5分钟,但一个小时后大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映:头痛、恶心或是肠胃痉挛。 雪坑挖了两米深,每隔5厘米取一袋雪样。到下午8点,队员们带着采集的一公斤样品,开始撤离。科研人员同时开始执行第二项考察任务,从峰顶起,每垂直下降100米采集一次表面雪。晚11点,四名考察队员安全返回了海拔6300米的二号营地。
博士考察队队长徐柏青说:中科院慕士塔格考察队已经在高海拔区域持续工作了40多天,大部分科研任务已经完成,其核心任务——冰芯提取工作也正在海拔5800米处紧张的进行。(谢力 汪成健 杨志敏 伊力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