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 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3月3日是我国第七个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没有了良好的听力,我们将听不到鸟儿婉转清脆的鸣叫,听不到美妙的乐曲和歌声,将无法与世界交流。而我国目前患听力障碍的人数与日俱增。因此增强全民爱耳意识,减少耳聋发生,加强耳病防治,预防听力残疾,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持续噪音令听力下降 140分贝可瞬间致聋
在充满噪音的环境中,人的听力会逐渐下降,而一旦噪音达到140分贝,则可能让人在瞬间致聋。在昨天举行的院士讲坛上,记者了解到,我国目前患听力障碍的人数已达到2057万人,高居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等五项残疾之首。其中,除了遗传性耳聋之外,环境噪声污染、药物、意外事故等因素,也日益成为致人耳聋的重要原因。
在小小的耳洞里,藏着与生俱来的耳蜗。一旦这个精密的机器受到小小的伤害,人的听觉便会下降,甚至耳聋。据了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轻人患上后天性耳聋的案例越来越多。他们的听觉下降,不少是受害于长时间暴露于噪声环境之中。
从理论上分析,在85分贝的环境下人们最多可呆8小时,100分贝可呆1小时,但在140分贝的环境下,一秒也不能呆。”根据目前的案例分析,噪声已成为影响年轻人听力的主要因素。
抽查合格率86.7% 助听器太响会伤耳
市质监局公布的抽查结果表明,本市生产、销售的助听器质量比较稳定,本次抽查的15种助听器,经检验合格的有13种,抽样合格率为86.7%。两种助听器因声音响度高、失真度大而被判为不合格。
不少患者简单地认为助听器越响越好,其实应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来选用合适的产品。专家表示,患者最好到医院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听力损失的原因后,再决定是通过手术治疗,还是需要助听器来进行听力补偿。
噪声中听音乐最毁听力 戴耳机不宜过久
很多年轻人在行走、乘车、骑车、甚至饭店聚会用餐时,耳朵里都塞着耳塞机,有的摇头晃脑听音乐,有的念念有词学外语,有的长时间打电话。昨天,耳聋治疗专家、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张道行主任,和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临床听力学中心主任医师陈秀伍指出:在嘈杂的环境下听各种音响很容易导致听力下降,严重的可导致耳聋。
戴耳机睡 久泡迪厅 人为噪音"重创"听力
戴着耳机睡觉,用手机煲电话粥,经常出入迪厅……赶着潮流的白领们、尤其是青少年的耳朵却日渐受到侵害。今天是全国爱耳日,记者从上海市各大医院了解到,因为用耳不当,噪音性耳聋正悄然袭击年轻一族。在门诊中,几乎一半患者是因人为制造噪音而导致听力损坏。
患上噪音性耳聋的都市人正日趋增多,年轻人占大多数。目前,许多青年人在生活中缺乏保护耳朵的意识,有的喜欢长时间戴着MP3听音乐,有的年轻人喜欢拿着手机煲电话粥,虽然打电话的声音不是很吵,但长时间手机通话也很容易导致听力下降。另外,喜欢蹦迪、摇滚的时尚人士也比较多。
来源:人民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