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物技术紧随医药生物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之后,已经在全世界掀起了生物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应对,抓住这个发展机遇,站到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沿。”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在“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上开篇明志,提出了这个尖锐的课题。
论坛由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和天津市科委共同举办,近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家齐聚天津,汇报各自研究最新进展,共同应对生物技术的“第三次浪潮”。
我国工业生物技术居国际前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紧随信息技术之后,掀起了科技发展的新高潮,生物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潜力深深吸引了科学家们。中科院副院长陈竺院士曾透露,预计到2010年我国生物产业将达到5000亿元,2020年预计达到2万亿元,占GDP的5%,生物产业规模预计进入世界前五位。
我国的生物技术,特别是工业生物技术同发达国家差距较小,是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王宏广说:“我国工业生物技术有良好的基础,近些年发展也比较快,基本处于国际前列。”他说,出于安全性的考虑,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较为慎重,进程相对缓慢。
王宏广解释说,工业生物技术包括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催化、发酵工程等四个主要方面。在这些方面,我国的基础研究水平和技术水平都位居国际前列。“以发酵产业为例,我国的抗菌素、维生素常量和主要发酵产品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发酵技术水平和过程控制都处于国际前沿。”
人才缺乏是发展的最大掣肘
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康乐研究员认为,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人才的缺乏。“这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工业生物技术的人才都是相当缺乏的。”康乐说,“除了加强自身培养力度外,我们也有意识地引进这方面的人才。”
信息交流不畅也是发展的障碍之一。中科院微生物所是研讨会的承办者,微生物所所长高福介绍说,目前从事工业生物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主要来自中科院、大学和企业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信息交流渠道不够畅通,容易出现‘单打独斗’、低水平重复的情况,既浪费了人力资源,也消耗了国家科技的有限投入。”高福说,“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搭建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劳动,也能在交流中撞击出科学灵感的火花。”
工业微生物是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的关键
与会的专家们认为,工业微生物是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的关键。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邓子新说:“目前生物技术发展是以动物、植物为主,但微生物具有更大的潜力。 首先,我们已知的微生物只占全部微生物的5%左右,发展的空间很大。第二,微生物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食品、药品到生物质能源、生物催化,微生物的突破将会带来人类生活的变革。”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马延和形象地把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比喻为“细胞工厂”。在这个“工厂”中,微生物自身的代谢基本覆盖了化学反应过程,不仅在能源与化工产品生产中实现了真正的清洁,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能合成化学方法不易合成的产品。
在“十一五”规划中,工业微生物是生物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也相继制定了政策和规划,以促进我国工业微生物的研发。康乐表示,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是中科院在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中重点建设的基地之一,计划建立南北两个中心,目前湖州、天津两个工业生物技术研发基地正在筹建中。他说:“湖州基地将以生物基材料的研发为主,而天津基地则侧重在生物能源与生物基化学品的研发,在这两个基地中工业微生物研究都将占很大份额。”
然而,仅仅有国家的重视、科学家的热情还不够,最重要的是把科研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王宏广提醒说:“科技选题应该来源于一线,科研单位和大学必须同企业合作,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报天津3月18日电)
本报记者齐芳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