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作为人类派往太空的文明使者,不仅为世人所关注,而且连宇宙中的小行星也想要用英雄的姓名来命名。记者昨日(17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继“杨利伟星”和“神舟星”命名之后,用“神六”英雄的姓名命名小行星申报成功,费俊龙、聂海胜的名字将会和小行星一样遨游太空,为全世界人所熟知。
小行星编号巧合“神六”起飞、返回日期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秘书长杨捷兴介绍,小行星名字是由发现者提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授予,一般是神话名、人名、地名、单位名等,如:谷神星、中华星。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国际统一的编号,如:56088。
“这些国际编号与命名之间有时候会碰到许多巧合,说起来非常有意思。”杨捷兴说,“2005年10月12日‘神六’成功点火升空,10月17日顺利返回。在‘神六’上天之前,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两个小行星,一直没有给它们命名。比较碰巧的是,这两颗小行星的国际编号,一个是‘9512’,另一个是‘9517’,结尾两个数字,正好与‘神六’起飞和返回日期相同。”
“遇到这样的巧合,有人戏说,这两颗小行星是在等待我们的‘神六’上天呢!另外, ‘神六’有两名宇航员,正好可以用宇航员的名字来给小行星命名。” 杨捷兴说。
据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的专家透露,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9512”和“9517”两颗小行星,分别命名为费俊龙星和聂海胜星,目前已得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提名委员会批准。
太空中已有江苏、南京
谈到用地名作为小行星的命名,这足可以让南京人感到骄傲,因为南京是首批上太空的城市之一。据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杨捷兴秘书长介绍,1979年7月,我国开始进行小行星的命名工作,首批用北京、江苏、南京等三个地名做小行星名字。国际编号为2077的江苏星和编号为2078的南京星均是天文学家在南京紫金山上发现的,江苏星发现于1974年12月,南京星发现于1975年1月。
“我们将省市地名用于小行星命名,主要意图是要让中华大地进入宇宙星空,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熟悉中国。”杨捷兴说,“目前我国用省市等地方命名的小行星达60多个,全国所有的省名都上了宇宙星空。此外,还有一些改革开放有特色的市县,也都被用做小行星命名。”
3297号星迎接香港回归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一年以后,香港政府突然收到紫金山天文台送去的一份厚礼。我国天文学家将国际编号为3297的小行星命名为“香港星”,使香港同祖国大陆的其他城市一起在太空中遨游。
据了解,天文学家为了给香港市民送去这份礼物,可是精心准备了近20年的时间。“香港星”是1978年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297的小行星。科学家看到编号末尾两个数字正好与香港回归的年份一致,于是就没有舍得拿出来命名,一直等到香港回归以后,才向国际申报将3297号小行星命名为“香港星”,以此作为礼物送给香港市民。
国外天文学家
争先命名“杨利伟星”
飞越地球、遨游太空是人类千百年以来的梦想。在小行星的命名问题上,宇航员的姓名格外受宠。2003年10月当“神五”英雄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就准备把一颗刚发现不久的小行星命名为“杨利伟星”,准备好申报手续后却发现“杨利伟星”已被西班牙天文学家艾斯特提前命名,艾斯特在中国专家申报之前就将他于1991年6月6日在欧洲南方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21064”号小行星命名为“杨利伟星”。
“虽然我们的速度慢了一步,但我们并不生气。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国际社会对我国载人航天成就的高度关注。”杨捷兴说,“得知这样一个消息后,紫金山天文台的科学家随即将此前发现的编号为“8256”号小行星命名为‘神舟星’,以此表达对为神舟飞船的起飞做出贡献的所有专家、工作人员的敬意。”
小行星命名
主要考虑科学家
针对最近网上评得比较热的“明星姓名上天”话题。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的专家对此作出解释,目前小行星命名主要考虑科学家。“刚开始,我们命名小行星主要是用地名,后来逐渐丰富到了人名、单位名等。重点考虑的是对科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比如张衡、祖冲之等古代天文学家, 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等现代科学家。再比如,苏州三中在全国率先开展有特色青少年科普教育,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赞扬。为了使青少年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风气推广开来,紫金山天文台特地命名了一颗‘苏州三中星。’”杨捷兴秘书长说。(记者 柳书节)
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