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2月5日电(记者 姜瑞 裘立华) 45名来自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官员5日在浙江大学参加了“小农适应全球化研修班”开学典礼,在15天时间内由中国专家为他们讲解中国发展的一些经验。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的院长黄祖辉教授在开幕仪式上说,从2004年开始,受国家商务部委托,浙江大学已成功举办过两期这样的培训班,前后共有几十个国家的官员参加,主题都是介绍中国的反贫困经验,这一次规模最大、人数最多。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韩洪云说:“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举世瞩目,中国在反贫困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中国的一些做法确实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而且中国也希望把经验传给其他国家,希望外界了解中国正在发生什么。”
研修班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两大块内容。前两期理论学习的内容包括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和对策、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与反贫困、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与反贫困经验等。
这次研修班中国专家将就农业科技及小农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农业、温州私营经济发展分析等方面开展课程。同时,结合讲课内容还将组织学员实地考察浙江、北京、广西等典型区域并开展交流洽谈。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与发展中国家交流发展经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005年5月,中国与联合国联合筹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各国交流扶贫经验。今年中国将为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人才近3000名。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