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保守派之声》3月19日文章,原题:太平洋上的实力之争——中国的海军扩张最近有关中国军力的一个重大新闻是,解放军的一位高级将领对一家香港报纸表示,中国的航母研制计划正顺利进行,并有望到2010年建成一艘。
有关中国造航母的消息早就有过,且多是谣传。一些军事专家对这样的构想不以为然,经常指出航母作战不适合中国的“不对称”军事思想。也就是说,中国的军事建设集中于发展可攻击对手弱点的能力,而不是与对手进行硬碰硬的对抗。为了抗击美国占有压倒优势的航母战斗力,中国在可能的航母“杀手”武器系统上——如潜艇、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投入大量资金。
如果专家的看法是正确的,即面对美国在太平洋的军力,中国正在追求一种以弱对强的战略,那么北京为什么要建造航母呢?北京可能在改变它的战略。中国可能在制定将航母包括在内的更平衡的海军发展战略,以便向太平洋纵深投放兵力。
中国也可能想“展示旗帜”。中国无疑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人口世界第一、能源消耗世界第二、国防预算世界第三(原文如此——编者注)、经济总量世界第四,等等。中国正处在上升期。北京也许在盘算:时机已到,该向世界明白无误地宣布: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地区强国。
这就是100年前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大白舰队”所发出的信号。美国在美西战争中获胜后,罗斯福总统派遣了一支大型海军舰队开始1907—1909年环球航行。
多年来,中国的军舰很少远行国外行使军事外交使命。随着中国发展“蓝水”海军,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与“硬实力”不同,军舰友好访问虽然也展示了实力,但却是以一种“软实力”的方式进行的。美国海军多年来访问外国港口,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当地人参观我们的军舰,我们的水手自由活动。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有助于形成对彼此的正面看法。所以,中国或许决定建造几艘航母以表明其不断增长的影响力,并有意把它们派到地区乃至世界。
还可能存在另外一个目的。中国目前海军的能力有限,不能保护来往于本国与中东和非洲的石油运输船只。这些海上通道眼下畅通无阻,因为美国海军确保了它的安全,并且是无偿的。这一事实令中国人不安,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能源安全取决于美国的善心。如果失去海外石油的供应,中国的经济增长就会戛然而止,它的影响力甚或打仗的能力就会受挫。
因而,北京看到了发展航母战斗群的必要。中国可以将航母部署到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一线,以保护其海外石油供应。当然,中国也可以把航母用作其他用途。航母可以参与舰船访问、投放力量、保护海上通道以及打仗。这些任务之间并不矛盾。
不过,控制航母不是那么容易。很少有别国的海军能像美国海军一样,拥有近100年的航母经验。苏联试过了,但失败了;其他国家也在以有限的方式这样做。北京会发现要真正加入“航母俱乐部”绝非易事。▲(作者彼得·布鲁克斯,汪析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