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非那汀、非索非那汀、西替利嗪
这几种是什么药?有什么功效?
这些都是抗过敏药,药学专用术语称为抗反变反应性疾病用药.
它们是同一类的药物,药物作用机理和临床用途相似,称为同族兄弟药物.
临床用途可用于皮肤过敏,光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各种以骚痒症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
五官科常用它们来治疗过敏性鼻炎.
特非那汀、非索非那汀、西替利嗪都是抗组胺药。
抗组胺类药物分为H1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H3受体拮抗剂和H4受体拮抗剂。从1937年第一个抗组胺药开发成功至今,已有50余种H1受体拮抗剂供临床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产品为第一代,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的中枢神经活性强,受体特异性差,故易引发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患者表现为安静,思睡,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精神活动或工作。因此,第一代产品又称为镇静性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曲吡那敏(去敏灵)、异丙嗪(非那根)、美喹他嗪(玻丽玛朗)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为第二代,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H1受体选择性高,无镇静作用,抗胆碱作用与抗组胺作用相分离的特点,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少,故又称为非镇静抗组胺药(NSA)。此类药物由于性能较好,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阿司咪唑、特非那定、氯雷他定、氮斯汀、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左卡巴斯汀、依美斯汀、酮替芬、咪唑斯汀、奥沙米特。近年来,科学家又开发出第三代抗组胺药,包括非索非那定(特非那定代谢物羧酸特非那定)、左旋西替利嗪(西替利嗪的单一光学异构体)、地洛他啶(氯雷他定代谢物去乙氧羧基氯雷他定)、去甲基阿司咪唑(阿司咪唑代谢物)。
特非那汀选择性地阻断组胺H1受体。具有良好的抗组胺作用。无镇静及抗毒蕈碱样胆碱作用。其作用起效较阿司咪唑快,持续时间比阿司咪唑短。本品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也可用于过敏性皮肤病和枯草热。
非索非那定是特非那定的活性代谢产物,主要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慢性突发性风疹。
盐酸西替利嗪是第二代H1抗组胺药,为长效的具选择性的口服强效抗变态反应药。适用于呼吸系统、皮肤和眼部过敏性疾病,包括常年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皮肤病、寻麻疹、 过敏性鼻炎、眼瘙痒、眼结膜炎和哮喘等。本品还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皮肤科过敏性疾病。如用于慢性、人工性、寒冷性、迟发压力性、日光性寻麻疹及异位皮炎等的治疗。本品还是蚊虫叮咬引起的速发性风团和速发性丘团及瘙痒的有效药物。
都是抗组胺药,就是俗话说的抗过敏药。一般的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皮肤过敏都可以治。特非那汀、非索非那汀有一定的心脏毒性,临床上没有西替利嗪应用广,所以建议你用西替利嗪,唯一的副作用就是会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不过这种药难以透过血脑屏障,不会让人太困,可以放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