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后的中国,各地的选美活动已经达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完全可以说中国人在不知不觉之中迎来了一个“姿本主义时代”。
而广州,也许可以称之为中国选美产业的发源地。因为在1988年,中国最早的选美赛事——“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在广州电视台诞生了。虽然,当时它的宗旨很单纯——为刚刚创立的广州电视台集聚更多的注意力。但是,我们回看历史时发现,“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堪称广州姿本主义萌芽的标志。
虽然历史上有过皇帝“选秀女”和风月场中“选花魁”这样的选美活动,但它并不能称之选美产业。既然将选美称之为产业,那是因为现代社会的选美活动,根本的目的不是选美,而只是借用了选美这种形式,来实现一系列的、形形色色的经济或者商业目的。
我曾经指出,姿本主义的核心是姿色,姿色随着人类的出现便已经存在,但姿本主义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姿色虽然一直都存在着,但只有当它被商人(包括拥有姿色的美女本人)当成一种本钱,也就是当成一种市场要素,并以有组织的、规模化的运作方式,使之获得更大商业利益的时候,姿本主义才真正地诞生了。
选美虽然因为种种与传统文化相悖的操作手法而不断受到非议,但是,选美已经成为一种直接或者间接的赚钱工具,是无可争议的事实。选美活动将不断地搞下去,选美产业也终将发展成熟起来。
现代社会的选美,是文化与商业结合的产物,是第三产业的一种特殊产业形态。也许,我们以冷静、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其观察、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使之达到完全产业化的境界,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性感经济学原理
美女是一种商品,而空气不是一种商品,因为美女与空气相比,前者具有稀缺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稀缺的东西才有市场价值。
不论我们对选美活动加上怎样的社会功用和公益价值,它最终都还是一盘生意,主办单位和投资者、赞助商,最终都是以经济利益为依归,他们只不过是拉着一面“美丽”的旗帜在赚钱。就像商人看到黄金,不能像艺术家看到美一样,商人看见美女也看不出美,而只看见其商业价值。
如何理解“美女是一种商品”呢?美女的商业价值究竟何在呢?
曾经有人研究漂亮经济学,其实它还可以叫性感经济学。所有的选美,除了选脸蛋,必然少不了泳装环节,还要选“三围”。如果选美失去了对性感的展示与潜意识的追求,它将没有任何意义。性感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时尚动力,性感是一种催化剂。从电影到杂志到图片,以及种种美女出镜的电视广告,无不是在贩卖性感,而稀缺的性感直接唤起的大众的需求,则令商人们大大地坐收渔利。
选美产业的基础是美,是性感的美。在选美产业的范畴,虽然我们承认美女是一种商品,但出卖的当然不是指美女这个人,而是美女身上的某些附加值。选美就是这样,某一个漂亮、性感的美女,昨天她还寂寂无名,今天晚上获了一个大奖,她马上就身价百倍。然后,拥有这个美女的公司,就通过出售这个美女的附加值来获利。比如吴英娜,本来是一个高中生,可以说没有什么身价,但她拿到了新丝路的冠军,又拿到了世界小姐的“亚洲及大洋洲美皇后”的称号,出场费一下子就升上去了,那么拥有她的新丝路公司则通过不断地让她的出场费升值来赚钱。
这就是性感经济或选美产业的最高机密。
其实,美女的商业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美女的基本价值,即她的以美貌为前提的性感与气质,另一方面是美女的附加价值,即美女的资历与名望。而所谓“性感经济学”则是要研究美女这两个方面商业价值的开发、包装、升值以及营销。
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从注意力经济学的角度来观察选美产业的运作机制。
在媒体爆炸的所谓注意力经济时代,大众的注意力被严重地分散了,这种局面加大了各个厂商推销产品的难度和成本,渐渐地大家都明白了“掌握注意力就等于掌握财富”的道理。因此,既然美女是一种稀缺资源,容易集聚观众的注意力,那么电视台就主办选美赛事,将观众的注意力拉到自己的节目上来,同时将这些注意力贩卖给那些以赞助商名义出现的厂商。在选美活动的组织者比如电视台那里,他们经营的其实不是美女或者姿色,而是注意力,美女或姿色只是集聚注意力的一种工具或道具。根本上来讲,电视台追求的是什么?是收视率——当然不是,而是高收视率换取的高额广告收入。
正是因为选美活动背后的经济利益驱动,才使之具有了产业化的前提。
广州选美产业链分析
任何一个产业,一旦称其“产业化”,在这个“化”的过程中,它必然是要建立和完善整个产业中一个一个的环节和要素,形成一个完全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既要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闭环”,同时也要有吸收外部因素,并与外部交流的开放性。
所谓选美产业链,其实就是一个产业要素的集群。选美产业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美女、经营者、顾客。就一个城市来讲,如果形成了一个选美产业的要素集群之后,它就具有一种产业集聚效应,也就是说,除了经营公司是在本地之外,美女资源和顾客都可以来自外部。如同汽车和家电产品一样,原材料可以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经过加工组装之后,再卖到全国或全世界。
美女资源是选美的核心要素。
广州的地产美女并不多,甚至有人说“珠江水养不出美女”,但是,广州作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它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大批美女,而且追求幸福的梦想还驱使了更多的美女源源不断涌到广州,保证了选美产业的美女供给。如同资本要追逐高额利润那样,姿色也一样要寻求增值,寻找买家。
也许,广州作为中国三大城市之一,它的选美产业并不缺少美女资源,而是缺少更为完善的选美机制与更高层次的选美平台,以承接那些从外地转移而来的“附加值”不高的美女,从而“制造”出更有影响力和更高身价的美女。
经营者是选美的基础要素。
选美产业的经营者是包括各种媒体、模特公司、公关策划公司、广告公司、美女培训学校、美容美发中心等在内的松散的群落。广州的选美活动,由于受到香港选美模式的影响,最早觉悟的是电视台,而且至今引领选美产业风骚的仍然是电视台,广东台、南方台和广州台这三大电视台各自都有一个选美赛事。
的确,在今天这个传媒主导大众注意力的时代,尤其是电视传媒的平民化特点,使其成为目前选美活动最有利的组织机构和主办单位。但是由于直接的竞争关系的存在,各电视台之间也导致了一个相互封锁、各自为政的局面,而没有形成合力。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选美产业在广州只是一种雏形,主要是由电视台为了做大影响而操作的、由商家来助助兴的、供观众作娱乐性观赏的一档节目,只是一个很初级的产业阶段。
也许,广州的选美活动需要一个社会化的操作模式,由一个公司来进行跨媒体整合,从而超越媒体主导模式,打造出一个真正有全国性甚至世界性影响的选美赛事品牌。
顾客是选美产业的根本保证。
选美的最终目的是要出卖美女以及出卖选美这个过程。那么我们必须要问,谁在消费美女?谁是选美活动的顾客?
第一类消费者是普通老百姓。有人把美女称为“消费第一推动力”,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女是最具消费力的社会群体,而是说围绕美女这个核心会形成一个消费群体,通常这个群体的消费实力与这个女人的美丽程度成正比。鲜花、时装、珠宝、化妆品、香车、别墅……这就是顶级美女们经常得到的礼物,老百姓除了为电视广告买单,最终还可能为这些产品买单。
第二类是赞助商。一般说来,选美赛事的冠名权和指定特许之类的称谓可以让赞助商掏一大笔钱给主办机构。而赞助商们也会借此类注意力集中的活动扩大各自产品的知名度,从而刺激观众增加对相关产品的消费,而最终是由所有的消费者来为美女消费付费。
第三类为艺人公司和广告公司。他们在庞大的美女群中挑出符合条件的人,转而供应给广告客户和影视客户;同时经过选拔和包装后的美女,也服务于服装、手机、日用品等时尚产品及房地产、汽车销售等服务业,满足他们在产品推广、庆典活动、公关活动等方面的需求。
广州能否成为选美之都?
所有那些通过选美而成名与成功的美女,也许并没有什么传奇色彩,但她们能够迅速地获得鲜花、掌声、名声、钞票、事业甚至人生的归属,的确是一代美少女所追逐的梦。而那些操办选美的媒体、赞助商也获得了收视率、发行量、广告费、品牌知名度、产品销量等,令到各种形式的选美活动如风起云涌。还有举办选美的城市,也因此让老百姓多了些有趣的话题,所谓的城市文化增添了某种内涵,让人觉得身处此城生活多姿多彩而不再乏味。
毫无疑问,选美可以带动很多行业,一是带动了娱乐,老百姓从中主要获得的就是娱乐;二是带动了旅游,比如三亚,因为选美,当地的旅游也会比较旺;三是带动了文化,因为美就是与文化有关的;四是带动了媒体的发展,因为它是新闻的一个焦点。甚至有人把选美的意义抬得很高,说:“办世界小姐选美,好处非常的多,这与中国为什么要办奥运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这样可以证明我们中国可以和一流的国家平起平坐了,我们有这个能力、实力、财力,这是民族自信心的一个象征。”
正是由于选美有这么多的利好,所以全国各地都喜欢组织选美活动,不少城市都想争取获得“选美之都”的荣誉称号。
那么广州能不能成为中国的选美之都呢?目前已经打出了选美之都称号的是海南的三亚,与三亚比较,广州是不是更有资格成为选美之都呢?
虽然广州已经有了选美产业化的较长的历史,获得了由媒体或民间机构组织选美赛事的丰富经验,几大选美赛事也日益成为广州现代化大都市的时尚标签,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如何让本土的选美赛事与国际接轨,并争取主办国际级的选美赛事方面,广州落后于三亚,觉悟得太晚了。
然而,事实上,虽然世界小姐这样的国际选美大赛因为三亚市政府的努力而落地于三亚,但按以上所分析的广州所具有的选美产业化实力,广州仍然可以争取成为中国真正的选美之都。三亚作为选美之都的惟一支撑点是其所谓“优美的自然环境”,充其量成为选美决赛的举办地,除了决赛期间相关的一群人汇集到三亚以外,赛事一结束,他们马上又各奔东西——没有完整的一个选美产业链的三亚,选美产业不可能在三亚真正落地。
因此,广州能不成为中国的选美之都,这其实应当是广州市政府必须做出的一个选择。
来源:樊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