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顾瑞珍、于福卿)经过9天的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测试,11日成功发射的海洋一号B卫星平台与载荷已转入正常工作模式,20日数据成功接收。
上午10时40分,随着卫星在轨运行进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北京卫星地面站接收范围,海洋水色扫描仪和海岸带成像仪第一轨遥感影像缓缓呈现在电子屏幕上。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蒋兴伟说,这表明卫星在轨技术状态良好,主要载荷工作正常,承担卫星数据接收任务的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满足接收任务要求。
同时,蒋兴伟介绍,国家海洋局组织的海上同步试验队也于20日按计划抵达广州,将在中国南海海域开展为期40天的同步观测试验,进行数据定标和产品的真实性检验,进一步对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的各项指标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检验卫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用户使用要求。
据了解,第一条卫星轨道覆盖日本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等,在经过中国北京、三亚接收站覆盖区时,下传了数据信号,并分别由北京、三亚接收站接收,获取的图像清晰,海洋水色及海岸带特征明显、信息丰富。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表示,这次海洋一号B卫星的成功接收图像,标志着我国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事业向系列化和规模化方向又前进了一大步,并预示着我国以舰船、浮标、岸站和卫星为基础的海洋立体监测系统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个卫星对于确保海洋立体监测体系的稳定业务运行并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B卫星作为海洋一号A卫星的接替星,其可接替海洋一号A卫星对我国所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水色环境实施大面积、实时和动态监测,并具备对世界各大洋和南北极区的探测能力。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