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的病人用的抗生素最多,那么国外的同类病人用哪种药物痊愈?
一、药品似一把双刃剑,有其好的一面,同时又有毒副作用.应该说,作为抗生素,更是突出这一特点.抗生素作用于人体,关系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即人、细菌和药物三者之间,下面我来阐述:
1。人与细菌之间存在一对矛盾,即人体免疫力和细菌的侵害。
2。人与药物之间存在一对矛盾,即药品吸收利用导致血药浓度增加,同时,人体的肝肾功能对药品这一外来异物的清除,致使血药浓度减少的矛盾。同时还存大疗效(有利)和毒副作用(不利)两个因素的矛盾。
3。细菌与药物之间存在一对矛盾,即药物对细菌的杀灭作用和细菌对药物的耐药作用这一矛盾。
二、基于以上四种矛盾同时存大,那么感染性疾病在合理选择和应用抗生素的就有相当大的学问,如果没有遵循以下原则,势必造成滥用:
1。应该先有明确的诊断,是否有细菌感染?是哪一种细菌可能性大?是属于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这是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
2。明确诊断后,要选药,正确选药的依据包括:一是这种药品要对该细菌有效,有针对性;二是药品要对这个病人的毒副作用最少,相对最为安全;三是药品要能达到感染的病灶部位,方能提高治疗效率。归根到底是围绕“安全、有效、效率”这三个中心来选择抗生素。
3。要重视抗生素的耐药问题,一种抗生素用久了,或者经常滥用了,必将形成耐药,以前能治的病以后再用同样的药品就显得疗效下聊或者失效了。
三、中国的调查情况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应用抗生素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在:
1。中国对抗生素的管理太松,随便药店都能买到,“经验用药”的习惯已经形成恶习,美国对抗生素管得很严格,要求“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可相而知,人家错误用药和滥用药的现象肯定少得多。
2。即便在医院,中国的医生不给化验,不做细菌培养就凭“多年的临床经验”或者凭“个人权威”或者凭“上级医师,教授的言传身教”模仿用药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国外的医生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不是凭猜的,是很重视细菌培养,先将病人的血、尿、脓性分泌物或者病灶部位的分泌物拿去化验,认真做药敏试验,最终凭试验结果选择用药,其针对性不言而喻。
四、中国卫生部,最近十来年,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也有相当多的医学专家和学者在不同的会议场合发表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倡议和学术交流,卫生部也从官方角度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从法规上加以规范,最近几年来,是比前些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许这是一个“顽疾”,是个“慢性病”,几十年的不良习惯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完全规范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