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的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3)

王朝首饰·作者佚名  2007-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专家说法

“玉无价”的说法有道理

玉代表了一种文化

此外,文博会期间,由“红色至尊”引发的对玉器市场的疑问也困扰着广大市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的玉器市场确实存在定价标准模糊、真假玉器混杂等一些问题。再加上“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很容易让市民对玉器市场产生疑惑。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傅其运。

“‘黄金有价玉无价’不是没有道理的。”傅其运说,“这主要是因为玉器不同于其他商品。在中国,玉更大意义上代表了一种文化。”“团圆、如意、幸福……”傅其运说,“从古至今,中国人在玉上几乎赋予了所有美好的想像。它在市场上的成交主要依靠于买卖双方的心理接受。”

每一道工序都影响价格

傅其运说,尽管目前国际上都没有玉器定价的统一标准,但却也有一个基本的定价参考,“材料和做工很关键。从选料到加工,玉器加工中间的每一道工序都会影响到它的价格。”而国家珠宝玉器鉴定标准术语中也对此给予了解释,其中包括市民已经比较熟悉的颜色、光泽、透明度、密度、硬度等。“好的玉,一般都是颜色均匀纯正、结构密实,并且做工精美,线条流畅。”但即便如此,仍会受到审美标准的影响,“现在很多人以白为贵,认为白玉是最好的,其实也不尽然。”

专家估价也常“打仗”

正是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从古至今“黄金有价玉无价”也就流传了下来。“只要买卖双方心中都能接受,就能成交。”傅其运说,即便是专家评估也只能起到一个参考作用。

傅其运告诉记者,自己在与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鉴宝”栏目的一些鉴宝专家交流时,发现他们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之间对同一玉器的价格评估也会有出入,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这里边的判断会融合自身的文化背景,以及对玉器本身的认识。”

“只要买卖者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心理价格,就能成交。”傅其运提醒说,“关键是对玉器质量的保障。”

据了解,为保障珠宝玉石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家已成立了专门鉴定部门—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是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授权的国家级珠宝玉石专业质检机构,是中国珠宝玉石检测方面的权威。

据了解,该部门除有专门仪器承接钻石分级、贵金属纯度测定等业务外,还负责珠宝玉石的鉴定。目前该检验中心已在深圳市设有分站,且在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的咨询服务站于文博会期间刚刚启动。据市质监局驻三联工作组的李洁容介绍,目前该中心对水晶、玉石的鉴定还主要停留在真假鉴定方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