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小学文化的打工仔陈学军,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虚开增值税发票价税合计33亿元,除了追回的损失外,还使国家税收损失达4亿元,从而把国家税收征管制度掏出了一个巨大的黑洞……
1973年2月10日,陈学军出生在浙江省临海市东洋镇。13岁那年,他刚刚读完小学,就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无奈的他来到县城,当了一名泥瓦工。
1989年,陈学军随建筑队来到省城杭州。经过几年打拼,他长成了一个身高1.75米的英俊小伙子,并做了小包工头。1995年底,陈学军跟同样来自临海农村的女孩唐凤莲相爱了。他用这些年打工挣下的几万元钱,在深圳开了一家服装批发店,准备安心过日子。没想到,唐凤莲是个爱财如命的女人。她自己在做生意上没有什么才能,便成天督促陈学军拼命赚钱。每当陈学军赚钱少了,她的脸上就会布满阴云;而赚钱多的时候,她就会翻来覆去地数钱,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幸福。陈学军有时累了,想拉着她出去轻松一下,她竟嫌他“不勤奋”,乱发脾气。有一天,唐凤莲认定陈学军进货时花了冤枉钱,把摊位都掀翻了,还抓破了陈学军的脸……
1997年10月,陈学军眼看自己在深圳也呆不下去了,便带着所有的积蓄来到北京发展。人生地不熟的他眼看工作没有任何着落,只得先租一个很小的房子住了下来。此时,他考虑到唐凤莲快生产了,为了照顾她,就把她和其母接到了北京。谁料唐凤莲到了北京后,一看陈学军的居住条件连老家都不如,加上当时他又没工作,竟嚎啕大哭起来。唐母原本就对这个穷“女婿”不感冒,此时更是火上浇油,骂骂咧咧。此情此景,令陈学军心中烦躁不已。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陈学军把发财的目光瞄向了中关村。然而,在中关村这样人才济济的地方做生意,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显然非常艰难,想迅速致富更是难上加难。但他没有放弃,一直蜷缩在中关村寻找机会。
1999年初,陈学军在广东打工时认识的一个朋友来北京找他,想托他弄一点增值税发票。恰好他的一个浙江老乡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于是,他找到那个老乡,帮广东的朋友开了几张增值税发票。那个广东的朋友为了感谢他,竟然一下子给了他1万元好处费。陈学军欣喜若狂,赶紧追问,发票为什么那么值钱。
朋友举例子告诉他,比如一家广东公司从一家北京公司购买了1万元产品,北京公司给广东公司开具增值税发票后,广东公司就可以凭这份增值税发票抵扣税额,最多可抵扣1700元,等于广东公司可以少向税务部门缴纳1700元税额。如果虚开增值税发票,其间的暴利是不可估量的。陈学军想,这钱也太容易赚了!他马上交代那个朋友,如果以后还要发票,继续找他。
2000年4月,正当陈学军费尽心机构筑虚开增值税发票的依托机构时,一个叫小胖的小伙子找到他,说自己有个朋友的公司想转让,问陈学军要不要。小胖开价是2万元,陈学军迫不及待地答应了。
木白在这里祝各位网友新年快乐,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