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交有写痒,然后老是脱皮,这是脚气吗?
有个脚趾甲都变形了,请问用达克宁可以吗?我用了几次,没坚持用。老是反复,脚气能治愈吗?
你的脚是真菌感染引起的脚癣,外用达克宁即可。
我们俗称的“脚气”和医学上的脚气病是有区别的,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是——脚癣。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脚部疾病——脚气病
有些人患了“脚气”就口服维生素B1治疗,结果无济于事。原因是这些人把俗称“脚气”的脚癣和维生素B1缺乏疾病——脚气病混淆了。
(一)脚癣是一种趾间皮肤浅部的真菌感染,共有4种类型:
1、角化过度型。皮肤损害由于角化过度而致皮肤增厚、粗糙,冬天常位于足底
2、水泡型。水泡常位于足底,壁厚而不易破裂,成群或散在分部,常有瘙痒,若继发细菌感染则成脓疱
3、浸渍糜烂型。皮肤处由于潮湿浸渍变白变软,擦去表皮后露出红色糜烂面,有恶臭,剧痒难忍,患者往往搔抓而继发细菌感染,如淋巴炎、淋巴结炎、丹毒、蜂蜜织炎等
4、丘疹鳞屑型。皮损位于足底、足缘和足跟等处,表现为红斑及丘诊,表面有明显的小片状脱屑,形似体癣。
脚癣的治疗:
对其病因局部用抗菌药,如达克宁、克霉唑、复方土槿皮酊等治疗。脚癣患者最忌搔抓,抓破了不仅促成真菌向手及身体其它部位传播,更为细菌的感染提供了机会,只有及时用药方可止痒。
(二)脚气病是一种维生素B1缺乏疾病,患者早期表现为胃纳欠佳、腹部不适、便秘、易激动、易疲劳、记忆力减退、失眠、体重下降。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发生以肢端麻木、感觉异常、站立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以及脚气性心脏病和脚气性精神病。
脚气病的治疗:
以改善饮食营养为主,多食粗粮、猪肉、动物内脏,避免食物加工过度。戒除大量饮酒饮咖啡等不良生活习惯。妊娠期、哺乳期或患腹泻、消耗性疾病时,应增加维生素B1的摄入量,必要时口服维生素B1片。
概述
脚气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病,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水肿及浆液渗出。临床上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常发生在以精白米为主食的地区。维生素B1(硫胺素)常与其他B族维生素同存于食物中,属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以辅酶形式参与多种酶系统活动,尤其在碳水化合物氧化产能过程中起作用。体内储存不多,易发生缺乏。
硫胺素广泛存在于谷类、豆类、坚果、酵母、肝、肉、鱼等食物中,谷类多存在于外胚层(糠、麸)中,精制白米中损失多。碱性溶液中加热易分解而失去活性。
病因
1、饮食摄入不足。尤其食用精碾白米,而缺乏肉类、豆类时,易引起硫胺素缺乏。
2、由于酗酒、各种胃肠道(如慢性腹泻、肠结核等)或其他疾病(如长期发热、甲亢等)引起的摄入过少。
3、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迅速的小儿。孕母、乳母,或摄食碳水化合物较多者和有发热感染时,需要维生素B1增加,如不补充,易引起缺乏。
症状
1、婴儿脚气病发病常很突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者称脑型;突发心力衰竭者称心型。年长儿症状近似成人,以水肿和多发性神经炎为主。年长儿患周围性神经炎者呈现蹲踞时起立困难、膝反射消失、挤压腓肠肌疼痛。
2、常有乏力、精神萎倦、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便秘,伴腹痛、腹胀、体重减轻、生长发育滞迟等。可早期出现下肢踝部水肿,甚至延至全身,或伴发心包、胸腔、腹腔积液。
3、常先表现烦躁不安、哭声嘶哑,以至失音,继而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喂食呛咳、嗜睡,严重时发生昏迷惊厥。有时昏迷惊厥可突然发生。
4、常突发心力衰竭,婴儿烦躁不安、尖叫、呛咳、气促、出冷汗、唇指(趾)青紫。
5、孕母缺乏维生素B1,新生儿可患先天性脚气病,表现为哭声无力、神情萎靡、吸吮力弱、水肿、嗜睡。
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维生素B1负荷试验尿中排出量减少。
2、血液丙酮酸、硫胺素检查。
血丙酮酸、乳酸浓度增高;红细胞转酮酶活性降低。
3、心电图检查。
治疗
1、一般治疗:调整饮食,供给乳母和病儿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喂母乳的婴儿应同时治疗乳母,必要时暂停母乳喂养。
2、维生素B1治疗:
(1)轻症患者:给予口服维生素B1。
(2)重症(如心型、脑型)及消化道功能紊乱者:应注意静脉注射忌用葡萄糖溶液稀释,以免因血中丙酮酸增加而加重病情。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过量的烟酸和叶酸均妨碍维生素B1的利用,均应避免。
3、对症治疗:如纠正心力衰竭、抗惊厥治疗等。
脚痒、脱皮就是脚气,用达克宁治疗很有效。关键是怎样用。
一般来说,涂抹适当的杀霉菌药膏就足以解决问题,你的皮肤科医师具有这方面专业的知识,而你则须要多一点的恒心;不管你痒不痒,都应早晚擦药,直到皮肤看起来完全正常,再多擦两个星期,才可以停止。这样就能彻底治好脚气,以后若再发生脚痒痒,再麽几次,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俗称“脚湿气”“足廯”,多发生在足底和趾缝间,致病菌为红色癣菌、石膏样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所引起。通常是通过公共浴室、游泳池及家庭内与病人共用拖鞋、脚布等而被感染。为什么常反复的脚气呢?主要是你穿的鞋子也感染了这种菌,一有机会就会感染,又发生脚气。
有关这方面知识请参阅“足廯”
附件:足廯.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