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在日前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特辟了一小节讨论中国是不是在发展“先发制人”战略,报告暗示中国已经在为区域危机发生前的先发制人选择做准备。华盛顿军事专家为此展开激烈辩论,辩论称,中国使用先发制人打击的惟一选择就是使用核武器。但分析认为中国不会将事态提高到这一程度。
美国《华盛顿观察》报道,五角大楼的观点是,中国已经取得了不少战力投射的军备,包括长距离的军事联络系统、远程潜艇、空战指挥、控制和联络飞机、无人战斗机,以及额外的精密引导空对地导弹,暗示中方正在发展军事“先发制人”的能力。加上解放军的训练着重于隐秘、远程的打击能力以及海空联合打击能力,暗示中国“已经在为区域危机发生前的先发制人选择做准备。”
然而,五角大楼没有明确指出在何种情况下这样的攻击行为会发生,华盛顿军事专家为此展开激烈辩论。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专研美国安全政策的雷维隆博士认为,“提到先发制人的打击,我想台海发生军事冲突应该是主要的语境,如果去设想其他的情况是有点不负责任的说法了。”
雷维隆表示道,“中国发展军力一向强调是为了保卫领土,但是今年五角大楼的报告也对中国的军事重心从防御转移到战力投射给予特别的注意,例如,柴油潜艇需要频繁的补充油料,而核潜艇则不需如此频繁的加油,可以支持远程的旅途。此外,中国已从以色列取得无人战斗机的技术,向俄罗斯购买了航母,可能就要学习自制航母。再加上中国拥有的巡航导弹和远程飞机,这些都足以让美国改变她对台海发生冲突时的军力计算。”
雷维隆的说法也得到美国国防集团公司(DGI)情报研究分析中心(CIRA)副主任毛文杰的认同。毛文杰表示,中国以携带核武器的洲际弹道导弹“先发制人”式地打击美国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中国“全面性的毁灭”。
“中国的文献资料十年来都在讨论这么一个情况:中国能够威慑甚至击败一个在军事和科技上都遥遥领先于自己的敌人的惟一方法,就是抢先打击。”毛文杰说道,“我对中国先发制人战略的理解是,在美军处于部署阶段时,例如美国的航母已出发但还未到达台海时,这代表美军已经踏出了打击的第一步了,解放军可以在此时发出攻击,而这只能算是第二次打击,虽然它才是两军相交中真正发出的第一炮。”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史文则认为,中国发展区域封锁及反接近能力的确可能在台海冲突的早期对美军使用。但是五角大楼的报告中缺乏对于“先发制人”举动的清楚定义,也没有说明先发制人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使人怀疑这样的反接近能力是不是能被解释成“先发制人”能力?
“如果中国不是出于自己将被打击的恐惧,而是在没有迫切的打击威胁下,出于改变两方军力形势而选择率先发动打击,这应该可以被看成是先发制人的打击。这将是个十分重大的决定,我相信中国内部的领导层在动手前会深思这种手段。”史文说道,“这次报告中对先发制人提出讨论,除了美国注意到中国获取的一些战力投射能力外,中国本身一再强调的‘主动防御’策略,这个概念可以被解释成支持先发制人的选择,”这应该也是引起美国侧目的原因。
由于中国和美国对于先发制人的定义可能不同,位于田纳西州的范德比尔特大学专研中国军事历史的彼得·鲁尔基说,这就可以解释何以在五角大楼的军力报告中,对中国先发制人策略选择模糊以对。
“中国若是以远程飞机或导弹攻击美国海军舰队或基地,很可能在还没抵达目标就被击落了。”鲁尔基说,“从战略观点出发,中国使用先发制人战略似乎并不合理。我的猜测是,中国国内现在也在对这样的策略进行争论,这反映在五角大楼的军力报告中,自然对其先发制人的策略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