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水银台式血压计和听诊器,说出步骤,说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测量方法。
测量血压前,要让病人卧床休息数分钟。露出右胳膊,一直要露出肩部,并要伸直肘部,手掌向上放平。
把血压计放在床上,或桌子上,使血压计的“0”点,与病人的心脏在同一个平面上。
把血压计的袖带缠在病人的上臂部。袖带的下缘要距肘窝2~3厘米,不要过紧,也不要过松。
戴好听诊器,用手在病人的肘窝部摸到肱动脉的搏动,然后把听诊器放在上面,这个时候就能听见动脉跳动的“咚咚”声。
闭紧打气球,向袖带内打气,压力加到肱动脉搏动的声音听不见为止,再慢慢放开气门,减少压力,并注意水银柱所指的刻度,直到听见第一声搏动。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就是收缩压。
压力继续轻减,直到动脉搏动的声音逐渐增加至突然变软变弱时,这时所指的刻度为舒张压(注意并非是搏动的声音完全消失)。
测量血压一般要连续测两三次,取其最低值。
正常人的血压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应低于140毫米汞柱(医生写为mmHg)或18.6千帕(简称为kPa)。舒张压应低于90毫米汞柱(或12.0千帕)。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为“脉压差”。脉压差为30~40毫米汞柱(或4.0~5.3千帕)。
千帕也是测量血压的单位,许多医生都采用千帕作为单位测量血压。1千帕=7.5毫米汞柱,或1毫米汞柱=0.133千帕。
出现休克情况的病人,血压会迅速下降,甚至测不出来(即血压为0)。
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被测手臂(一般为右上肢)应裸露,应放在与心脏同一水平位置(即坐位时平第四胁软骨,仰卧时平腋中线),并轻度外展。然后,将血压计袖带气囊中部对着肱动脉,并紧贴皮肤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厘米,不可过松。检查者先于肘窝处触及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胸件(以钟型胸件为佳)置于肘窝处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胸件与皮肤密接,不可压得太重。然后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将汞柱升高2.7~4千帕(20~30毫米汞柱)后缓慢放出袖带中的空气,以汞柱缓慢下降以0.26千帕(2毫米汞柱/秒)为宜,当听到第一个声音时所示的汞柱数值为收缩压;此后声音逐渐减弱,当声音消失时所示的汞柱数值为舒张压,二者之差为脉压。一次测压完成后,应静待2分钟在同一手臂重复测压一次,取两次测量数值的平均值。
正常血压标准:收缩压<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12千帕(90毫米汞柱)。
如果在不同日期三次以上测量血压均超过正常血压标准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因双上肢血压可相差1.3~2.7千帕(10—20毫米汞柱),故同一患者应固定测量较高一侧的上臂血压,若双臂血压相差不大,一般固定测量右上臂血压。
注意:测量血压应在安静休息时测量,不要在激动或活动后测量,取坐位或仰卧位。首先打开血压计球囊上端的阀门,将螺帽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尽量将袖带里的气体排出。然后露出患者上臂将袖带平整地缠于肘关节上部,用手指摸准动脉搏动位置(肘窝肱动脉搏动处),将听诊器放在该处,一手扶住听筒,另一手拧紧螺帽,挤压气囊,使压力达到160~180毫米汞柱左右(21.3kpa~24.0kpa),再徐徐放气,压力逐渐下降,一边注意看刻度,一边注意听脉搏搏动声,当听到第一声“叮咚”声,即为收缩压读数。继续放气,当声音突然变弱时,即为舒张压读数。必要时,可再测量一遍,如果两次测得的血压不同时,可取平均值。
如果需要每天观察血压,应尽量在同一时间、相同部位、固定一侧手臂,用同一血压计测量,这样更为可靠。
血压计的水银量必须足够,刻度管内水银凸面应正好在刻度零处,玻璃管上端气孔不能被堵塞。
测压前半小时不能进食或吸烟,并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休息5~10分钟。焦虑、紧张、过冷、过热、膀胱充置、疲劳、疼痛都可能影响血压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