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国际版开设专栏,连续刊登有关外国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以提高国民科技素质的报道。现在,这组系列报道经“扩充”后,结集成册出版。其目的在于服务国内,配合中国政府2006年2月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中国最有影响的主流媒体为这一纲要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培养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大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到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要达到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到2020年,达到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
这本书运用第一手材料,介绍世界上近20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特别是发达国家如何进行科普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其中包括政策、法律和措施;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各类博物馆、协会、基金、学校、企业等所起的作用,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做法等。
“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目前国际上一般称“科普”为“公众科技传播”(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普发端于英国,兴盛于当代,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新特点:一方面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新科技、新发明、新知识大量产生;另一方面,新生疾病以及环境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新问题不时出现。各国国民获取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实现全面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科普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其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普遍将科普工作纳入政府的职责范围。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国在1994年公布的《科学与国家利益》政府文件中,强调将“通过科普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素养”。10年之后,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在出台的《为了21世纪的科学》文件中,明确提出把美国科普的重点放在对科学、技术、工程劳动力的培养上,并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工作。西班牙和韩国等国甚至采取法律措施加强科普。欧盟对科普也非常重视,不断加大投入。这些国家的政府在政策措施以及经费方面对科普的支持,促进了科普活动的蓬勃开展。
许多国家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在公众科普中的作用,特别是新兴的互动式科技馆或科学中心的作用。这些场馆注重展品设计的互动性,广泛采用美术设计、卡通设计,发挥声像效果,利用多种计算机屏幕吸引观众,将引起公众和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放在科技馆展品设计的首位,努力创造一种公众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接触科技、参与科技活动的条件,从而引起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馆展览和展品的喜爱,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一改昔日科学界一家“经营”的局面,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科普活动。科学界设计科普主题、组织“科技周”、“创新竞赛”等活动,专家学者对公众深入浅出地讲授科技新知识和新发现。媒体提供传播平台,企业提供资助,开设科普网站。科学走出神圣的殿堂来到社会基层和公众中间、学校教育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和博物馆教育中吸取科学营养,科普活动因此出现了社会广泛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和合作多赢的效果。
科普还在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打击学术腐败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些国家的博物馆和公共场所,著名科学家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事迹得到传播;学术骗子、造假丑闻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以警示世人。尽管如此,学术腐败仍未绝迹。近年来,韩国、挪威、日本等国科学界造假丑闻相继曝光,“克隆先锋”黄禹锡造假行为被揭露。各国科学界纷纷进行反思,掀起又一轮打假防腐、普及科学精神的热潮。韩国、日本等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受“假论文”之害的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完善论文评审发表机制,不给追名逐利的造假者以可乘之机。造假事件提供的“反面教材”发人深省。中国科学界也可从中吸取教训,从教育入手,从青少年抓起,树立良好的诚信道德规范,大力提倡和强调科学价值观,加强学术界自身监督和社会监督,以保证科研创新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各国开展科普活动,成功的做法还有许多。现择要而述,希望能给人以启示,是为序。
(《中国记者观察外国科普教育》一书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此文是路甬祥为该书作的序言)
《人民日报》 (2007-06-11 第09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 路甬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