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数字地图显示快速刷新是项高难课题
泉城济南,垂柳依依。
孙鹏,这位在信息化建设前沿闯关夺隘的军旅博士,面对记者依然谈锋锐利,出语不凡:“打赢未来战争,是当代中国军人共同面对的一个大课题。高标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就是我们天天在答辩!”
说到这里,孙鹏的思绪就像趵突泉的流水,汩汩不绝……
“未来很远,我们的目光必须更远”
一次,孙鹏参加军区一个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与会代表就军队网络未来发展方向发生了激烈争论。
人声鼎沸中,孙鹏打开了面前的麦克风……
顿时,会场安静下来,有人专注地凝听,有人会心地微笑,也有人皱起了眉头……会后,有人悄悄提醒他:“这种高规格会议,首长、专家还没有发言,你这样讲话很冒失。如果说错了话,大家该怎么看你?”
然而,孙鹏理直气壮:“跨越式发展,首先要有新思路,要是连想都不敢想,连说都不敢说,还谈什么创新!”
事实证明,孙鹏与首长和专家们不谋而合。首长和专家们看好的,也恰恰是孙鹏这种“敢想”的魄力。
2005年3月,军区决定自主研发大规模野战指控系统,孙鹏被任命为技术总负责人。
面对这个前人未曾涉足的高难课题,孙鹏先后8次外出调研,仅总体技术方案就先后10易其稿。方案通过后,孙鹏又组织大家攻克了近百个技术难题,创造性地将几百台设备集成到3台车中,建成了战役级野战指控系统;将100余台设备组合在30个携行机箱内,建成了战术级野战指控系统。
从此,驰骋中原的两岳雄狮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回顾这段往事,孙鹏说了一段电视里听来的广告词:“‘未来很远,我们的目光必须更远。’这话说得多好啊!”
“评价科研成果的价值,官兵是最高评委”
1999年4月,孙鹏硕士毕业分配到某自动化站,肩膀上还戴着“红牌牌”。
两个星期后,站里把一项攻关任务交给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当他苦战两个多星期,将自认为很“出彩”的总体技术方案交到总工程师手中时,方案却因为“书生味太浓”而成为“弃案”。
出师不利,孙鹏难过得差点掉泪。月上柳梢,总工程师与孙鹏促膝谈心:“你有很强的再学习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非常宝贵的素质。但是,你的学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调查研究,把部队的需求吃透。”
一席话让孙鹏茅塞顿开。从此,每当接手一项科研项目,他都下到一线部队获取第一手资料,听听官兵怎么说。
“你画的这根线根本过不去!”一天,施工现场,一位战友气呼呼地对孙鹏说。原来,孙鹏在图纸上标示了一条10厘米网线,施工中却发现楼层结构特殊,穿不过去。
线路稍加修改,问题解决了。孙鹏由此发现,搞科研,在图纸上画根线很容易,但到了现场情况可能就很复杂。从此,孙鹏下基层调研又多了一个习惯,到现场亲手量量墙壁有多厚、网线有多长……
孙鹏说:“评价科研成果的价值,官兵是最高评委。我们所有的成果都必须符合部队实际,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再漂亮也没有用。”
“只要尽心尽力,小岗位也能做出大文章”
孙鹏从国防科技大学刚毕业时,院领导找到他,希望他留校;总部机关和中科院也看中了他,愿为他提供一流科研设施……
但是,孙鹏最终选择到基层部队工作。他相信,基层是科研的源头活水,只要尽心尽力,小岗位也能做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