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媒体报道说:“第47届巴黎航展将于18日至24日在法国巴黎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中国航空装备将整体亮相此次航展,其中,中国自主设计的“暗剑”、“天翼3”无人机将首次亮相航展”。据中新社报道,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表示(简称中国一航),“暗剑”是由一航沈阳所设计的无人作战飞机,具有超音速、超高机动能力和低可探测性,主要用于未来对空作战。
如果中新社的报道是真的,“暗剑”“主要用于未来对空作战”,那么作为多年研究空军战略战术的笔者,要忍不住对这款代表中国未来战机发展方向的““暗剑” 无人作战飞机的设计思想,提出强烈质疑了:试问,这种性能先进的隐身无人战机,是以谁为作战对手的呢?在F-117即将退役,B-2、F-22已经服役,F-35、渡鸦(英国隐身无人侦察攻击机)即将列装的现实面前,谁都知道未来世界战机发展的大趋势是隐身化。中国这款名为“暗剑”的隐身无人战机,显然也是为了适应这一未来趋势的产物。既然未来大家都是隐身的,互相之间就像一群瞎子打架,怎么发现对方呢?发现不了对方,又怎么进行空战呢?如果一定要赋予“暗剑”空战任务,我认为它的目标也应该是对方的预警机和加油机,以及空飘雷达。
我们的飞机设计部门及有关作战部门,从50多年前仅有的一点抗美援朝空战经验和国土防空经验出发,多少年来总是认为战斗机就是用来进行空中战斗的,所以,中国空军被建设成了一支主要是歼击机的军种,严重背离《制空权》的要旨。近20年来的战争,几乎没有发生过一场像样的空战,有的只是空袭、空袭、再空袭!由于空军作战是一个大系统,没有雷达和通讯,飞机就无法升空作战,强行上天也只能成为对方的活靶子,如科索沃战争中的南空军司令一样。所以,系统居于劣势的一方,会在真正的空战前就被整体肢解,作为作战平台的战机因此无用武之地。利比亚空军如此,伊拉克空军如此,南联盟空军也如此。可惜的是,我们有关部门的人,就是不看国际军事发展大势,在那里闭门造车。我们已经问世的战斗机,几乎都是以空战为基本性能的。我不知道,以我们可视性的飞机,在系统对抗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怎么实现和强敌可视性飞机的空战?我也不知道,以我们可视性的飞机,如何对敌隐身飞机空战?我更不知道,以我们未来的隐身飞机,怎么对别人的隐身飞机空战?
一年前美国F-22的服役时我就在《国际展望》发文提出,此一事件将使我们面临核武讹诈时代以来最严重的战略威胁,同时提出应该以不对称的思路,以打隐身飞机基地和运载隐身战机的航母为基本思路,应急性地解决隐身空军威胁问题。坚决反对以飞机对飞机空中格斗式的技术和战术应对思路。文章发表后,一个叫张箭(自称是某飞机设计部门的人)的朋友,写文章跟我商榷,他提出的是以4架苏-30拼一架F-22的思路。这种思路正是中国飞机设计部门长期以来传统的、陈旧的思路。此朋友在文章的最后,还气壮山河地以毛主席关于“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物”的教导,对我关于应重视隐身空军威胁的观点,进行政治上的反讽。看他这样一个认识,我觉得还怎么商榷呢?就一笑置之。后来网上有不少人对他进行了驳斥,有个网友还以“蛋不是这么扯的”为题。我反对以这种激烈的方式探讨学术问题,但我们没办法阻止他们之间的争论。
回到此文的主题上。我认为,隐身空军时代,是最接近展现空军本质的时代,即空军本质上是一种进攻性力量。由于太空系统的支援,信息技术、电磁脉冲等新型机载武器的问世,使空中进攻越来越具有战略性。更由于空中作战平台是隐身性能,突防能力也越来越强。不要说在空中难以进行拦截,就是地面防空系统也很难发现。正是因为如此,敌可以此攻我,我也可以攻敌,就像我们的核武器对强敌的震慑一样——我们可不是靠导弹防御系统对付对手的,而是用我们的攻击能力!我们未来的隐身战机的设计思路,也应该是这样的!怎么对付敌隐身战机问题,事实上经是国防领域的大问题,不是飞机设计部门能够回答的。也不可能从下一代飞机上找到答案。如果我们未来的战机,想要起到对未来战争和对未来敌人有些威慑力的话,一定不能在设计发展方向上犯错误。浪费经费是小事,贻误了时间和战机才是大事。建议设计部门的同志,多掌握一些最新空中战争理论。关于这个问题,不久还将在《航空知识》发表,做进一步阐述。这不是个小问题。
我希望那条报道的消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希望与有关设计部门的同志,私下进行商榷。因为这一款无人战机的设计思想,很可能也在我下一代主力隐身战斗机的设计中存在。真要是这样,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问题可就太大了。作者:戴旭:空军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