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能,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有一天,弥兰陀王向那先比丘道:「眼睛是你吗?」
那先比丘笑笑,回答道:「不是!」
弥兰陀王再问:「耳朵是你吗?」
那先比丘再回答道:「不是!」
「鼻子是你吗?」
「不是!」
「舌头是你吗?」
「不是!」
「那么,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
「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
「那么『意』,是真正的你?」
「也不是!」
弥兰陀王经过这些问答,最后问道:「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那么你在哪里?」
那先比丘微微一笑,反问道:「窗子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一愕,勉强回答:「不是!」
「门是房子吗?」
「不是!」
「砖、瓦是房子吗?」
「不是!」
「那么,床椅、梁柱才是房子吗?」
「也不是!」
那先比丘悠然一笑道:「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也不能代表这个房子,那么,房子在哪里?」
弥兰陀王恍然大悟!
弥兰陀王悟了什么?
弥兰陀王悟了什么?
“缘起性空”,大地山河,宇宙万有,那是因缘和合的存在,没有因缘,就没有一切!世间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假因缘而生,一切是自性空。缘起性空,应该就是禅!
看了半天,虚的很,没饭吃可以吗?
有人问我,为什么事物具备两面性?
我想了想,应道:我们取舍、恒量、评价一个事物时,总是自然而然的套上了一个标准,于是在标准之上有了‘好的、有益的、积极的、美丽的’……;在标准之上下便有了‘坏的、无益的、消极的、丑陋的……’。一个标准只能产生两种‘面性’,而多个标准依然会分解成1+1+1+n,所能形成还是两个+两个+两个‘面性’。
也许,所谓的‘面性’,只是我们投以事物什么,事物便意射什么,然后我们在从这个‘什么’里取舍、臆断些什么。
单看以上的文字,我不知道弥兰陀王悟了什么。或者说,我只是认为弥兰陀王悟了什么——我们所认识的无非是一个表象,所认同的无非是自己,所认为的无非是主观意想。
当然,就如我而言。问题一开始便显得有些突兀‘耳是你吗’?毫无道理可言。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我程度的问题。
也许,事物本身就不存在什么面体。在自己降生之后的人生里,生活中的种种赋予了自己价值观、世界观,教会了自己去理解一个事物的能力。然而,也是这个理解使自己局限于一个观围里。而所谓的事物其意义,是因为与对象的需求或者被需求才被确立。换位,只是换个对象在去考虑其需求与被需求。它仍然是狭隘的。
任何事物的本意,靠的只是理解来究深。理解的涵盖愈是大,事物所被自己主观索得的意义也就愈深。但事物的本意依然无所求,意义同上所说,只是因为与对象的需求或者被需求才被确立。这个对象没了,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归结到底,意义是人为的。那些所谓高高在上的概论,是因为距离远,但到底是水平距离,还是高低距离没人能阐明的了。
说服别人或让人认同自己,其本身就必须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其所理解参照的对象也总是在大致上。而有了其他言者,反对时。孰是孰非,到底看的还是谁的影响力以及数众大而已。谁对谁错,归结到底,还是一个人为的过程。
所以,有时候别把意义看成真理,别把真理看成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