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功效是益气固表,利水和托毒生肌。
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
中医称“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服用黄芪,“托毒生肌”,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或使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
黄芪的吃法: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