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酸碱度不以口味的酸和涩区分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8-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随着人体体液酸碱度相关知识的普及,人们日益认识到维持体液平衡的重要性。

健康血液(人体最重要、量最多的体液)的pH值呈弱碱性,为7.35—7.45。如果低于7.30,人体就处在亚健康状态,极有可能得各种严重疾病——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肾结石(如何治疗肾结石)、关节炎、痛风(如何治疗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脂血症等等——人体的酸化是百病之源。

因此,那些能够维持人体体液平衡的饮食越发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科学表明,食用碱性食物可以使体液趋碱,而酸性食物则可以使体液变酸。

那么如何区分饮食的酸碱呢?

这里必须要明确,饮食的酸碱不能以口味的酸和涩来区分,而是主要看食物中所含的碱性元素、酸性元素和有机酸在人体内代谢后的结果。

食物进入人体之后需要经过一个“燃烧”的过程,才能以无机物的形式进入血液循环。这个燃烧的过程有可能将原本是酸味的食物最终变成碱性的元素。

比如酸醋,经过人体的吸收代谢之后,对人体体液的贡献呈碱性,因此它其实是碱性食品。酸味的水果也同样是碱性食品。

皮蛋原本是碱性的,但经过人体吸收代谢,在体内反应分解成酸性物质,因此它其实是酸性食品。

通常来讲,绝大部分的水果、蔬菜都是碱性食品,绝大多数肉类、精细加工的食品都酸性食品。合理的酸碱饮食的摄入比应该为1:3。但现代人摄入的酸性食品过多,导致了亚健康人群的大量增加。

除了食物,饮用水对人体的酸碱度也存在着深远的影响。弱碱性的饮用水可以使人体血液维持在健康的弱碱状态,酸性水则有可能加速人体的“酸化”。

有人认为弱碱性饮用水遇到胃酸就会被中和,从而对体液没有影响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饮用水之所以可以呈弱碱性,是因为水中溶有强碱弱酸盐。这些盐类是不会与胃酸(主要为HCl)完全中和的,这是一个化学常识。

同时水和无机盐与一般食物不同,它不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燃烧”而能为人体直接吸收。

与水同时被吸收的还有水中的强碱弱酸盐。而这些盐类对人体血液的贡献是趋碱的。这是饮用水酸碱度影响人体酸碱度最浅显的道理。

也有人认为饮用水对人体酸碱度的影响是极其微小的。但不要忽略了,水是人体大量、长期摄入的物质,再小的影响也会集聚成健康隐患。因此饮用水的酸碱度也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新浪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