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是“大洋一号”科考船在香港举办公众开放日的第二天。前来参观这艘中国最现代化综合科考船的香港人依然络绎不绝。
10日上午,“大洋一号”首次抵港,并在11日、12日举办了公众开放日活动。
5000张免费登船参观门票两小时内被订取一空
“大洋一号”10日上午首次驶入香港维多利亚港,但当天下午因为热带风暴影响,暂时离开码头前往避风锚地。11日,热带风暴过后的香港依然阴雨连绵,但香港市民兴致不减,冒雨登上“大洋一号”参观。之前由香港科技大学制作的5000张免费登船参观门票不到两个小时被订取一空,主办方为此再度增加了千余张门票。
据统计,8月11日一整天,约有2000名香港市民登船参观。“上午的参观时段就来了1000多人,一直延长到中午12时15分才暂停。”负责开放日活动的船上首席科学家马维林说。
许多香港市民都是一家人前来参观,其中以年轻人居多。“很多人问到科学考察的意义,还有人对在深海怎么取样本很感兴趣。”负责引导和讲解的大洋科考队员陈春辉介绍说。
在深拖实验室,卢先生一家四口认真地观看着各种设备,“我们看到‘大洋一号’即将抵港的消息后就想带孩子过来,了解这艘船探索了什么东西。”营养师黄先生认为,“中国的海洋科学有了很大进步,有了这样一艘大船可以到大洋去考察,很带劲。”
“大洋一号”是应大洋协会理事会成员单位香港科技大学之邀来港访问的。为了公众开放日的活动,科考队员和船员提前进行了准备:制作展板、整理实验室、清理船舱等。许多准备工作一直到9日深夜还在不断完善。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著名物理学家朱经武说,在香港这样的商业城市,市民对这次公众日活动如此热情,表明了“大洋一号”的魅力。“科技大学也有一支很有能力的海洋科学团队,以后会直接申请上科考船,和大陆的同行开展合作。”
“香港市民这么热情,看来‘大洋一号’是来对了,相信以后这种交流会更多。”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秘书长毛彬说。
科考发现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并成功取样
“中国大洋第十九航次科考最重大的成果,就是在西南印度洋成功发现新的海底热液硫化物活动区域,实现中国在该领域‘零’的突破。”此次大洋科考第一、二航段首席科学家陶春辉博士介绍说,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发现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少数先进国家之一。
据介绍,发现地点所处的西南印度洋中脊属于超慢速扩张洋中脊,洋脊扩张速度每年在1厘米左右,同快速扩张洋脊相比,超慢速扩张洋脊的海底热液区密度要小得多。我国科学家在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此次发现并“捕获”样品,在世界上还是首次。
据了解,当地时间3月1日早上,在离海底5米的高度经过10个多小时的连续拍摄,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海底正在冒黑烟的“黑烟囱”,也就是热液活动区,黄褐色的混浊液体正从海底不断喷涌出来。化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探测结果表明,活动的热液区直径约100米,是一个较大型的热液区。
当天下午,考察队员使用电视抓斗进行了三次取样,抓取到了珍贵的烟囱体样品、生物样品以及大量的块状硫化物。更为幸运的是,科学家们在取得的样品上还发现了附着的生物个体。
“这对于生物学研究非常有意义,该区域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不同生物群的惟一交换区域,这些生物个体的发现十分有利于对全球洋中脊热液生物多样性分布与可能的迁移等方面的研究。”首席科学家助理肖湘博士介绍说。
“大海捞针”靠的是科学梦加高技术
“在茫茫海洋上,‘大洋一号’就是一叶小舟,寻找海底热液活动区,确定热液喷口位置完全就是在‘大海捞针’。”“大洋一号”船长甄松刚说,大洋中脊的热液区主要在2000―4000米水深,范围只有足球场大小,船上操作有一些偏角,海底距离就会产生几百米的差别。
据甄松刚介绍,西南印度洋有个“魔鬼”西风带,科考船在里面连续作业了10天左右。作业区风高浪大,科考船最高时甚至会倾斜70度,有一天船上光是冰箱就倒了7台。
“像这次发现的热液活动区深度为2800米,而且喷口在千米多高的海山山坡上,同时确定其位置时还需要保持摄像的拖体距海底5米,我们只好逐步逼近喷口,左移几米,右移几米。”陶春辉说。
在整个大洋科考19航次中,“大洋一号”的动力定位达到200多次,船员要坐在动力定位系统前连续4个小时不能离开,时刻不停地监视设备,保证正常工作。“在大洋上,我们得顶住风、顶住流,让船像‘定海神针’一样,保证设备能精确到达想要去的地方。”甄松刚说。
在到达西南印度洋之前,科考船在东南印度洋脊也发现了大量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异常。“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拍到照片时都很激动。”陶春辉说,由于那里温度并没有异常,而且是玄武岩,很尖锐,没有附着生物,因此还是决定慎重判断,努力寻找更多的证据来确定。“我觉得‘大海捞针’靠的就是科学梦加高技术。”
在整个航次中,科考船分别在不同航段获取了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海底影像资料和硫化物、生物样品,对洋脊扩张中心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
为什么要寻找海底热液活动区?(链接)
“海底热液研究处于当今科学研究的前沿。”陶春辉介绍,由于洋中脊岩浆活动,海水渗入地层,被熔岩加热,最后从“黑烟囱”里排出,高温热液与周围冷海水混合,硫化物沉淀到“烟囱”和附近的海底,多金属元素也在此富集。同时,由于巨大的热通量、海底热液生物、“黑暗生物链”等与生命起源有关的因素的存在,海底热液活动区域成为了天然的海底实验室。
记者余建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