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多年以来,中国军队几乎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事。“实战演习”成为和平时期有效提高部队作战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经过多年训练,中国军队在仿真外军部队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演兵场上不断有“蓝军”(国际上对敌军仿真部队的专称)战胜“红军”的事例出现,这支屡建“战功”的“魔鬼对手”也因此成为军事演习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让“红军”像战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战斗,对于磨砺和提升中国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水平贡献卓著
曾俘“红军”指挥员
中国军事研究专家指出,长期没有“对手”的和平时期,令军人的训练渐失锐利棱角。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军队都在加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因此,要确保在未来战争中打得赢,就要反形式主义,而最好的办法,就是组建一支“蓝军”。
以往解放军“蓝军”的实力很弱,以致造成“敌弱我强”、“红军”百战百胜的局面。但随着军队的变革和发展,外军仿真部队的管理和体制也不断改进,“蓝军”也一步步走向现代化、正规化,配备的都是军队自主研制的新型坦克、新型步兵战车和仿真敌军网络对抗系统等新型现代化武器装备。
战术全西化就餐用刀叉
中国最早的“蓝军”是在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上将指示下,组建于第1集团军。除了军力大增,该集团军也因此出现许多“蓝军”专家,原军长、现任南京军区参谋长的朱增泉中将就被西方军界认为是国际一流的“蓝军”专家。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发现“蓝军”的妙处后即大力推广,目前,“蓝军”遍地开花,各兵种、各军区都有,有的团甚至还有专门连队扮演“蓝军”。
“蓝军”在编制上,严格按照外军的序列,训练也严格按照外军的条令、训练大纲进行,甚至就餐都使用西餐餐具。在“红军”、“蓝军”的仿真对抗训练中,努力体现和运用外军的作战原则和战术手段,从而使对抗训练由单方面的合同演练转变为逼真的两军对抗,甚至还曾俘获“红军”的主要作战指挥员。
创新无止境对抗经验丰
从过去的单一兵种到现在的合成兵种,从建立固定部队到现在每个参演部队轮流变换角色,从过去按照开进、展开、攻击、转移的老套路打仗到现在全时空、全方位,“蓝军”体现了中国军队勇于创新的意识,对抗训练手段也在不断地变换提高。
目前,在北京军区的战术合同训练基地,有一支由装甲、陆航、炮兵、电子对抗和特种作战等精锐部队组成的合成“蓝军旅”,具备足以仿真不同国家军队进行对抗的能力。
为了形神兼备,“蓝军”还紧盯信息化战场发展变化,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建起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战场网络,以及完善的考核评估标准、演练裁决规则和信息化战场自动评估系统。
而济南军区某集团军的“蓝军”从制服、武器装备到人员编成、作战文书、语言习惯都极其特别。翻开“蓝军”人员名册,“蓝军”军官全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有着丰富的信息化对抗训练经验。
“蓝军”将扩10万雄师
军事专家指出,“蓝军”的优势在于其不受任何传统战术的束缚,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武器与人的最佳结合。作为一支要求与敌军形神俱似的仿真部队,“蓝军”的诸多作战条件和战术战法日趋先进。不久前,一支多年训练有素的导弹部队在“蓝军”面前惨败的经历,让人感受到其惊人的战斗力。
据专家介绍,目前,中国“蓝军”仅是一支规模不过万的小部队,经常见诸报端的某“蓝军”部队仅有300人,小规模的原因有二:第一,最先进的装备异常珍贵,装备的人数必然少;第二,“蓝军”人员素质是解放军尖子中的尖子,人员必然稀少。
专家指出,从短期看,“蓝军”部队的规模不宜太大,否则部队作战素质会下降;但从长期看,“蓝军”作战部队的人数必须达到10万以上。
专家还表示,解放军近年陆续添加了不少先进装备,及时有效提高作战人员的素质成为当务之急,仅靠小规模的“蓝军”陪练来提高自己的战斗力是不够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继续从"红军"尖子部队中抽调精英,组建师级以上规模的“蓝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