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中国新型空降战车纵队行进
新华网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8月15日电 (记者单之旭 任瑞恩) 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高级领航学校营区内宽阔的操场上,近百名身穿新式绿色数码迷彩服、脚蹬黄色牛皮伞靴的中国军人整齐地排成数列,正在精心地整理着自己的伞具。夏日傍晚明朗的阳光下,他们手中展开的白色锦丝绸新型降落伞银光闪闪。
他们就是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的中国空降兵战士。
13日,他们刚刚参加完最后一次六方合练。14日,未经休整的战士们离开了野营村的驻地,重新来到沙戈尔机场,叠伞,维护战车,为17日的正式实兵演练进行最后的准备。
在空降兵战士们收起伞具后,记者找到了几个战士进行采访。
中方轮式突击炮和远方正在空降过程中的伞兵战车
三级士官黎汝都是跳过110多次伞的年轻“老兵”,他说,8月6日空降兵战士们完成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出国第一跳”后,大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切巴尔库尔训练场虽然存在地形平坦开阔、草地土质松软等跳伞有利因素,但也存在着一些事先没有想到的困难:演习地域风向不定,有时会出现阵风,如果跳伞员处置不当,可能会偏离着陆场;湖泊很多,雨后太阳暴晒产生的上升气流不仅会导致运输机颠簸、还可能造成部分战士跳伞后留空时间延长,影响部队战斗力;地面上草木茂盛,几可没膝,跳伞员看不清地表可能存在的坑洼,容易受伤。
针对这些情况,空降兵战士们精心做了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充分发挥新型伞具的优势,将陌生地形与气象条件可能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目前,所有人都满怀信心等待着17日的到来。
2002年底入伍的一级士官张玉刚参加过“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抚摸着胸前金光闪闪的空降兵伞标,小伙子回忆起了两年前的情景。
当时,在他们的空降兵战车连里,国产最新型伞兵车刚刚列装不久。经过他们的努力,新装备在半年内就形成了战斗力。随后张玉刚和他的战友们参加了8月份的演习,并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赴俄参演是他们这支部队第二次与外军举行联合演习,也是第一次出国执行军演任务。在进入俄境后的两次协同训练中,中俄两军的空降兵们一起在“敌后”跳伞,一起完成截击合围任务,并肩战斗,密切合作,相互学习,建立了友谊。
上等兵王英东坐在战友们身边腼腆地笑着,脸晒得黝黑黝黑的,一看就是经常在野外训练的结果。虽然参军才两年,但他已经执行过50多次跳伞任务,并且加入了从优秀士兵中选拔出来的“伞训骨干集训队”。
谈到中方空降兵装备的新型伞具,王英东的话匣子立刻打开了,他对新伞的性能如数家珍。在这支部队里,像他这样的年轻战士数不胜数。
在营房旁边那个摆设着一张巨大演习地域沙盘的迷彩帐篷里,记者见到了空降演练指挥员许士诚少校。13日,在等待起飞的伊尔-76运输机机舱里,记者和他曾经在隆隆发动机轰鸣的背景音中贴着耳朵、拉开嗓门匆匆交谈过几句。
这一次,许士诚静静地坐在沙盘前的长凳上,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支空降兵部队的光荣历史。在战争年代,这支部队涌现出了黄继光、“上甘岭特功八连”等一大批英雄集体和个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继承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发扬“第一敢争、红旗敢扛、困难敢上、重担敢挑”的“四敢精神”和“上甘岭战斗作风”,熔铸新时期的钢铁军魂,切巴尔库尔训练场上空的蓝天,将成为展示他们风采的舞台。
采访结束时,记者回想起数日前在野营村探营的见闻。当时,在一顶帐篷外,记者看到门边平整的土地上有两个用白色小石子精心镶嵌成的伞标:带有“八一”军徽的降落伞,两侧迎风展开的双翼,每个细节都表现得一丝不苟;伞标旁,是大大的“中国空降兵”字样。那一刻,记者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空降兵战士们强烈的使命感、自豪感和要出色圆满完成这次演习任务的决心与信心。
中方空降兵从伊尔-76跳伞瞬间
8月14日,解放军参演伊尔76运输机空投新型伞兵战车
8月13日,中方特战队员实施机降作战
俄罗斯空降战车降落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