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ad.gif)
J7-TPG
![](/images/load.gif)
轰—8(旧编号,远程轰炸机方案、已下马)
![](/images/load.gif)
强—6(方案,已下马)
![](/images/load.gif)
DF107(方案下马)
![](/images/load.gif)
歼—8III
![](/images/load.gif)
DF113方案(已下马)
![](/images/load.gif)
歼—6无人攻击机(已列装)
![](/images/load.gif)
轰5火控实验机“飞豹”要携带YJ-8,603所就将一架轰-5改装成“鹰式武器试验机”,试验了“飞豹”的导弹火控系统和YJ-8K导弹的结合操作,YJ-8这时才真正实现了空对舰功能。
![](/images/load.gif)
轰5弹射试验机8b
![](/images/load.gif)
轰5弹射试验机8b
![](/images/load.gif)
运八电子实验机
歼教6弹射试验机
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是在歼教6飞机基础上设计改装而成的,将原后座舱改装成敞开式弹射试验通用舱。主要用于大速度、水平飞行状态和低速度机动飞行腑冲、俯冲拉起、爬升、倒飞、盘旋和协调侧滑)状态下的弹射试验。
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的研究始于1976年,1983年国家正式批准了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项目.1988年6月试验机首飞。1989年5月首次进行了平飞状态下的弹射试验。随后又完成了俯冲、滚转、俯冲下沉、倒飞、大速度等各种复杂状态下的弹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舱的强度满足技术要求,弹射对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不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的改装研制是成功的。
![](/images/load.gif)
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研制一直伴随着型号研制试验的迫切需求,后期试验机的试验是与某型号座椅试验相结合进行的,从那时起,已经完成了多种型号弹射座椅的试飞鉴定,为我国新型战斗机弹射救生系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images/load.gif)
强5D飞机,没有装备
![](/images/load.gif)
北京1号
歼7FS,编号139
1998年6月8日,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等9家单位合作研制的歼七FS首飞成功,试飞员为钱学林。该型飞机将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的验证飞行。从外形上看,歼-7FS与原有歼-7系列战斗机的最大区别是,改变了原机头进气方式,即演变为下颌式进气,这种进气方式与美国的A-7“海盗”攻击机类似。这种改进有两个优点:首先增加了机鼻的容积,便于安装大功率的机载雷达;其次,提高了大仰角飞行时的进气效率,从而使飞机的姿态机动能力增强。
![](/images/load.gif)
![](/images/load.gif)
和平典范,蜜月期的的失落
![](/images/load.gif)
![](/images/load.gif)
图154合成孔径雷达
![](/images/load.gif)
歼8D型号,加装空中加油,已经列装
![](/images/load.gif)
运8预警机
![](/images/load.gif)
歼8-3局部图片
![](/images/load.gif)
图154指挥机(也许是电子战)已列装
![](/images/load.gif)
歼5无人攻击机,也可做靶机使用
![](/images/load.gif)
歼12,已经下马的机型
![](/images/load.gif)
运8无人机载机
![](/images/load.gif)
图4预警机
![](/images/load.gif)
歼轰8方案,很象苏霍伊的T4轰炸机方案。
![](/images/load.gif)
J9方案1
![](/images/load.gif)
J9方案2
![](/images/load.gif)
J9方案3
![](/images/load.gif)
歼10方案
![](/images/load.gif)
歼11方案
![](/images/load.gif)
歼13方案
![](/images/load.gif)
飞豹EPU专用吊舱试验机
![](/images/load.gif)
轰6航空发动机空中试车台
![](/images/load.gif)
轰6航空发动机空中试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