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7-TPG
轰—8(旧编号,远程轰炸机方案、已下马)
强—6(方案,已下马)
DF107(方案下马)
歼—8III
DF113方案(已下马)
歼—6无人攻击机(已列装)
轰5火控实验机“飞豹”要携带YJ-8,603所就将一架轰-5改装成“鹰式武器试验机”,试验了“飞豹”的导弹火控系统和YJ-8K导弹的结合操作,YJ-8这时才真正实现了空对舰功能。
轰5弹射试验机8b
轰5弹射试验机8b
运八电子实验机
歼教6弹射试验机
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是在歼教6飞机基础上设计改装而成的,将原后座舱改装成敞开式弹射试验通用舱。主要用于大速度、水平飞行状态和低速度机动飞行腑冲、俯冲拉起、爬升、倒飞、盘旋和协调侧滑)状态下的弹射试验。
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的研究始于1976年,1983年国家正式批准了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项目.1988年6月试验机首飞。1989年5月首次进行了平飞状态下的弹射试验。随后又完成了俯冲、滚转、俯冲下沉、倒飞、大速度等各种复杂状态下的弹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舱的强度满足技术要求,弹射对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不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的改装研制是成功的。
歼教6高速弹射试验机研制一直伴随着型号研制试验的迫切需求,后期试验机的试验是与某型号座椅试验相结合进行的,从那时起,已经完成了多种型号弹射座椅的试飞鉴定,为我国新型战斗机弹射救生系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强5D飞机,没有装备
北京1号
歼7FS,编号139
1998年6月8日,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等9家单位合作研制的歼七FS首飞成功,试飞员为钱学林。该型飞机将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的验证飞行。从外形上看,歼-7FS与原有歼-7系列战斗机的最大区别是,改变了原机头进气方式,即演变为下颌式进气,这种进气方式与美国的A-7“海盗”攻击机类似。这种改进有两个优点:首先增加了机鼻的容积,便于安装大功率的机载雷达;其次,提高了大仰角飞行时的进气效率,从而使飞机的姿态机动能力增强。
原来的歼-7系列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只能装在直径狭小的进气口整流锥内,雷达扫描天线的大小受到严格限制(若太大会造成进气量减小,无法满足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要求),所以仅装备小功率的测距雷达,如GEC-马可尼公司的“空中巡逻兵”226型火控雷达。它的作用距离基本在20千米左右,而且只能跟踪/攻击单一目标,无法赋予战斗机进行视距外空战能力,从而影响作战效能的发挥。歼-7FS通过上述巧妙改进之后,雷达舱允许装置的雷达扫描天线直径超过了600毫米。完全可以选用类似于俄罗斯“甲虫”系列的先进火控雷达作为标准装备。“甲虫”雷达为多功能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制导多种导弹,其对雷达反射截面为3平方米的目标的搜索/跟踪距离,前半球超过70千米,后半球为40千米。它还具有上视、下视能力,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能引导中距空空导弹同时攻击其中的2个目标,这赋予了歼-7FS视距外空战能力。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动力性能,歼-7FS换装了涡喷-13FII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是黎阳发动机公司在原歼-8II型战斗机上装载的涡喷-13型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改进的双转子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进一步增加到78千牛(约8000千克),这使得歼-7FS的机动能力较原歼-7系列战斗机有了大幅提高。如最大爬升率从139米/秒增加到199.8米/秒;在5000米高度,从0.6马赫加速到1马赫的时间由35秒减少到28.7秒;起飞滑跑距离也缩短了200米等等。歼-7FS还将逐步改善其机载电子设备,计划更换雷达冷却系统、电路系统、飞行参数记录系统、武器管理系统、GPS导航系统和多功能座舱显示器。并准备将机翼修改为与歼-7MG相同的“双三角翼”,以进一步提高其近距格斗时的机敏性。和平典范,蜜月期的的失落
图154合成孔径雷达
歼8D型号,加装空中加油,已经列装
运8预警机
歼8-3局部图片
图154指挥机(也许是电子战)已列装
歼5无人攻击机,也可做靶机使用
歼12,已经下马的机型
运8无人机载机
图4预警机
歼轰8方案,很象苏霍伊的T4轰炸机方案。
J9方案1
J9方案2
J9方案3
歼10方案
歼11方案
歼13方案
飞豹EPU专用吊舱试验机
轰6航空发动机空中试车台
轰6航空发动机空中试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