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创办人平可夫7日透露,中国已向俄罗斯正式表明在“伊尔-76运输机、加油机事件”解决前,不会向俄罗斯购买任何大型航空装备,同时中国海军购买装备也将基于这项立场。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显示两国军售合作进入冬季。
台湾中央社报道,俄罗斯与中国于2005年签署向中国出口三十八架伊尔-76运输机和空中加油机的协定,但是之后俄方表示无法履行这项协定。俄方的理由是乌兹别克的塔什干飞机公司丧失大量组装这种运输机能力,飞机主要生产需要转移到俄罗斯境内进行,因此需要新的设备投资及涨价。中方表示不能接受,而且两度推迟俄中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最高层次的会谈。
为何一个伊尔-76运输机事件会影响到全局?平可夫表示,中国航空工业界的消息说,中方对此很气愤,因为俄罗斯表示履行原来的协定已经不可能。
平可夫透露,俄方向中国提出四项建议,其中一个建议是15架伊尔-76/78运输机在塔什干生产,并可即刻启动,其他的飞机在俄罗斯生产,但在俄罗斯生产的飞机大约需三到四年准备时间。
他表示,俄罗斯与中国有关伊尔-76事件的争论主要是围绕涨价问题,未经确认的消息声称价格上涨接近30%。
中国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向俄罗斯订购任何大型主战装备,俄中军事合作进入冬季。但是俄方认为其他国家会向中国出售武器,因此,平可夫认为俄罗斯在伊尔-76运输机事件上让步的可能性非常低。
中国如今在俄罗斯武器出口中占据的比重迅速下降。9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俄罗斯武器出口中占70%的比重,到2006年时已经下降到了40%,估计今年可能下降到17%到20%。最近几年,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先后成为俄罗斯武器的新买主,这导致俄罗斯对中国武器市场的依赖大幅度减少。
俄罗斯的军备问题专家认为,俄罗斯害怕中国的威胁,卖给中国的武器装备都是苏联时代开发研制的。中国对这些武器装备技术过时感到不满。另一方面,中国仿制俄罗斯武器装备的工作进展不顺利。军备问题专家皮亚图什金透露,中国对苏式战斗机和这些战斗机的发动机的仿制都非常不成功。
皮亚图什金说:“中国把俄罗斯的武器拿来单纯地复制或者是添加一些自己的东西,这样做肯定不行。因为武器装备非常复杂,要想仿制成功,需要拥有很强的技术基础。或许再过一些年后,我们才能看到仿制工作对中国武器装备的研制带来的贡献。”
尽管遇到一系列问题,但俄罗斯专家分析认为,如果中国开始建造航空母舰,俄罗斯将能获得新的来自中国的武器采购订单。中国军方曾提出,中国应该同印度享有同等待遇,俄罗斯应该像对待印度那样,也向中方出售先进武器装备。另外,中国还想获得用于对付航空母舰的X-59型空对舰导弹等精确打击武器,以及雷达预警和侦察系统。但中国的这些要求都遭到了俄罗斯军方的拒绝。
俄罗斯军事评论家利多夫金认为,在对华军售决策时,俄罗斯主要着眼于未来。他说:“俄罗斯的将军们、以及负责对华武器销售的领导人有着这样的认识。那就是,他们并不对俄罗斯现在向中国出售的这些武器感到担心,让他们担忧的是将来。比如过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中国新的领导人完全可能对俄罗斯采取不友好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