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Come On Come On
歌手: Mary Chapin Carpenter
音乐风格: 乡村
资源格式: FLAC
发行时间: 1992年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唱片制作:SONY MUSIC
专辑介绍:
这是Mary Chapin Carpenter1992年的专辑,并凭借其中的I Feel Lucky 和Passionate Kisses,分别获得第35和36届GRAMMY的最佳乡村女歌手(Best Country Vocal Performance, Female)。
这两首歌和专辑主打的He Thinks He'll Keep Her都是快歌,但我想推荐的是专辑里的几首慢歌,比如:Rhythm Of The Blues和I Am A Town。
和其他乡村专辑比起来,这张专辑最大的特点是干净:干净的声音,干净的旋律,干净的配器和和声,甚至情绪都是淡淡的即使是快歌。跟随着Mary的声音,仿佛漫步在雨天的深夜小镇。
********************************************
歌手简介:
玛丽·翠萍·卡朋特是美国乡村歌手的代表之一,歌曲旋律优雅,充满了乡村风韵,听她的歌犹如在静静的小溪边听那风、水的和鸣,十分惬意。这位流行民谣才情女歌手共计缔造了八百多万张的唱片销售纪录,并赢得了五座葛莱美奖以及两座全美乡村音乐奖,洋洋洒洒的漂亮成绩单奠定了她跨越乡村与流行乐界的稳固地位。
生于美国纽泽西的Mary Chapin Carpenter,自幼在美、日东西两种不同文化环境中成长,培养出了Mary反映在她创作中之对人事物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多方位的思考模式。大学毕业后,Mary在日间工作之余,夜间在美国首府华盛顿地区的一些酒吧演唱。如同许多歌坛巨星一般,在酒吧表演期间,Mary亦获得了唱片公司伯乐的青睐,被签入哥伦比亚唱片旗下,87年发表首张专辑"Hometown Girl",以温柔中同时兼存慧黠与些许忧郁的声音引起四方注目,90、93年分别以专辑"Shooting Straight In The Dark" 及专辑"State"荣膺葛莱美奖最佳乡村女歌手、94年以专辑“Stones In The Road” 获致葛莱美奖“最佳乡村女歌手”及“最佳乡村专辑”等,展示出MARY音乐创作里无尽伸展性,不论是活泼的节奏或是细致的抒情歌曲,她都能拿捏得宜地刻划出歌曲意境,证明了Mary卓越的才情!
玛丽·翠萍来自美国首府华盛顿特区,父亲是“生活”杂志的执行编辑,母亲则是个教师,她从小就展现音乐方面的天赋,七岁就开始作曲了。正如绝大多数在美国东岸长大的年轻人,她很少接触到在那个比较“文明”的地区吃不开的乡村音乐,喜爱的是热门的流行歌曲,唯一比较近似于乡村音乐的, 就只有母亲所收藏的伍迪葛士瑞(Woody Guthrie)和茱蒂柯林斯(Judy Collins)等人的民歌经典。1977年夏天,十九岁的MCC在父亲的鼓励之下,前往他们家对街的俱乐部登台客串演唱,获得了极为热烈的反应,随即开 始利用课余的时间在该俱乐部驻唱,很快的就成了当地最受喜爱的歌手之一。到1986年为止,还没有出过任何唱片的她,就已经先后夺得五座“WAMMY” (华盛顿地区音乐奖)。
1986年,为了顺应歌迷们的要求,她和俱乐部里面已经成为好友和合作伙伴的友人们录制了一卷带子,只在店里发售。一位朋友私下把 那卷带子送到纳许维尔,引起了唱片界的注意,而由CBS将她网罗,发行了她自己录制的首张专辑“Hometown Girl”。这张专辑可以说完全是民歌的风格,获得了乐评界相当不错的回响。1989年,她的第二张专辑“State of the Heart”推出,展现了更成熟的技巧,获得“最佳乡村女歌手”葛莱美奖的提名。另外,“乡村音乐学院”的“ACM奖”更选她为“最佳新进乡村女歌手”。 到了90年代,她又以更成熟的表现,赢得广大的喝采。
尽管MCC是在唱片公司把她包装成“乡村歌手”之后才开始走红的,事实上她跟一般的 乡村歌手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她“反纳许维尔”的杰出表现,也为乡村歌坛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有一位“时代”杂志的乐评家就曾经公开指出:她未曾迎合乡 村,是乡村奔向她的怀抱。确实,总是宁可把自己定位为“创作歌手”的MCC,由于音乐风格宽广、充满变化,可以说是跟雷查尔斯(Ray Charles)、琳达朗丝黛(Linda Ronstadt)等人一样,很难斩钉截铁的把她予以“分类”的。在她成名十年之后,她逐渐厌倦于为了谱写“畅销歌曲”而创作,音乐的风格也开始更加的个人化。她在90年代末期之后的“A Place in the World”和“Time* Sex* Love*”等专辑,带有早期的披头、Motown的黑人流行曲风、以及“海滨少年”(Beach Boys)那种和声,甚至运用了西塔琴等乐器,这些都是在一般的乡村或民谣唱片中鲜少见到的。2001年,她更公开表示说,她有很多次都被问到一个问题: “你是否还是个乡村歌手?”而她的回答则是,“我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在MCC发表于2004年的“Between Here and Gone”专辑中,她首度前往纳许维尔进行录音,并且头一次跟制作人麦特罗林斯(Matt Rollings)合作,而过去多年来始终与她携手负责制作的老友约翰简宁斯(John Jennings)则退居幕后,只参与伴奏。她不再仅仅是把诗句配上音乐,而是充满了绵密、丰富的结构,内容无比的宽广,深入的探讨着生命与死亡之间各种 获得与失落的议题。由于对成果非常满意,这回她延续了相同的合作模式,当然,所有的歌曲仍然都是她自己的创作。她准备了二十多首歌曲,最后从中挑选了十三 首。专辑开头的标题歌曲“The Calling”,以民谣摇滚的风味,唱出世间各种推动我们向前的原动力,我们每个人迟早都会听到某种“呼唤”,让我们找到自己生活的目标。“We're All Right”展现了MCC历来最摇滚的色彩,潇洒的唱出自由自在过生活的乐趣,令人难以抗拒。接着出现的“Twilight”,MCC改用民歌的风格,轻柔的唱出黎明的曙光与大自然的美,而她抑扬顿挫的断句技巧更是让人着迷。“It Must Have Happened”是另外一首节奏明快的乡村摇滚,唱出她自己儿时跟父母一起在湖边度假的美好回忆,也叹息着人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过去她曾经畏惧爱 情,但她很高兴自己终于跟心上人厮守在一起。
除了动人的歌喉和创作的才华,MCC的吉他弹奏技巧也是相当优秀的。在“On and On It Goes”里面,我们就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她在这方面的魅力。这首抒情歌谣曲,透过充沛的感情,唱出一段老友分离的感伤。“Your Life Story”再度带来摇滚的风味,而“Houston”则有着民歌宗师伍迪葛士瑞经典“Deportee”的色彩,以纽澳良慢舞的节奏,烘托着她所叙述的 故事,歌曲的开头就唱出一个无家可归的母亲,把自己的宝宝放在一辆路边找到的购物手推车里面。在卡翠娜飓风过后,媒体不断的报导当地灾民获救的喜讯,但是 那些死里逃生的人们却没有太多的欣喜,他们伤感的说自己无法回家,因为家已经全毁了,什么也没有留下。对于未曾经历那种灾难、舒舒服服坐在自己家中看电视 的人们来说,那种感觉真的是很难想像的。
前几年,“狄克西女子合唱团”公开发表自己对布希政权的不满,在“911”事件之后美国民众普遍 强烈的爱国心态之下,引发轩然大波,不但极右派人士予以抨击,广播界更纷纷抵制她们。对于这个事件,MCC有着很深的感触,特别谱写了一首“On with the Song”给予支持、鼓励她们继续忠于自己的良心,并且歌颂着在海外战场为国效命的军人,这可说是整张专辑最精彩的歌曲之一。至于“Why Shouldn't We”,也几乎具有相同的精神。这是她在总统大选之后有感而发的作品,歌词中唱到,“我们一直相信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是我们不能改变的真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我们曾经有过英雄,我们也会再度拥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再把另外一个英雄送进白宫呢?”这首歌充满了乐观与希望,也代表了很多美国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