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亚当之前
原名: Before Adam
作者: 杰克·伦敦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英文文字版
出版社: TUTIS DIGITAL PUB
书号: 9788132005094
发行时间: 2008年03月20日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文
简介:

内容简介:
文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主人公是生活在人类文明社会的男子,另一个主人公是这位男子在梦中的身份--大牙。大牙是猿从树上到陆地进化过程中的一位猿人。大牙关于自己一生的记忆,经过世世代代的遗传,留在这名现代男子的梦里。
文章详细描述了这一系列关于大牙的梦,梦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个片断又一个片断,有些还颠三倒四,不过还好,这位没名字的现代男子尽量按顺序来讲述祖先大牙的故事。
大牙原本与母亲在树上生活,但由于继父的出现,大牙被迫离开一直生活的树林,到了海边一片削壁前,认识了一些穴居猿人,有了朋友垂耳,也遇到了凶残的红眼。大家一起打食喝水,一起逃避、攻击老虎,一起惧怕东北方神秘升起的黄色烟雾,因为这些猿人是不懂得火的,而东北方住的正是让他们害怕的火人。终于有一天,大牙和小伙伴丧失了警惕,走得太远了,遭遇了火人,无情的弓箭夺去了一位小伙伴的生命。
后来,大牙、垂耳与红眼起了冲突,被迫离开原来的岩穴,在流浪中,两个人尝试了游泳,划动圆木,也发现了快腿,大牙爱慕上了她。
流浪了一段时间,经不住思乡的感觉,两人回去了,又是一段充满与红眼的争斗的生活。最后,由于火人的扩张,大牙的氏族没有办法对付火人的烟雾和弓箭,大多数死掉了,也有一小批,比如大牙和快腿等人,辗转迁徙,在一处削壁上安定下来,终老一生。
在今天,达尔文的进化论已被视为真理,而在二十世纪初,这种思想只能被极少一部分人接受。JL这篇作品,可以看作进化论的启蒙教材。
《亚当之前》最基本的思想,在于一位猿人,经过世世代代的遗传,将记忆留在了后代的大脑中,且不说这种JL称之为"人种记忆"的说法是否科学,它毫无疑问地肯定了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这一论点。
文中出现了三个阶段的猿人:树人--最原始,最接近猿的阶段;大牙的氏族--没有名称,已经直立行走,由于善于模仿,不时会有一些向文明迈进的举动;火人--更接近人,已经会使用火和弓箭,身体素质有变弱的迹象。这大体上,正是由猿向人进化的步骤。
除了大的阶段划分外,《亚当之前》还讲述了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文明的。比如,用葫芦盛水:也许有很多猿人,在自然中,遇到过一个破葫芦中碰巧存有一洼水,他拿起来喝掉,就扔在一边了。在千万年中,有一个猿人,由于特别的原因,有意识地拿葫芦来贮存一些水,不仅可以解决晚上的口渴问题,还减少了去河边的次数,而这就意味着减少了被老虎或鳄鱼吃掉的危险。其他猿人看到这么做的便利,自己便也学着做,人便摆脱了必须定时亲自到河边饮水的约束,可以更安全,也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其它的事。
今天我们用杯子喝水,这是件天经地义的事,虽然容器比当初有了天壤之别,但镶金缀玉的水杯与破葫芦的差别,也远远比不上那一个破葫芦的有与没有之间的不同。容器的使用对于从猿到人的进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此,猿的生活可以不再牢牢束缚于吃与喝等维持基本生命的活动上,也造就了人类发展中的无数可能。
文中还提到一些其它的进化的方法,比如语言,比如尝试游泳等等。
这篇作品情节很简单,就是一位猿人一生零星琐碎的事,也没有什么深奥难懂的名词,JL以通俗的文字,讲述《物种起源》。
作者简介: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原名为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生于旧金山,他来自“占全国人口十分之一的贫困不堪的底层阶级”。大约是个占星术家的私生子,在一个既无固定职业又无固定居所的家庭中长大。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美国传记小说家伊尔文·斯通在他的《马背上的水手》里称他是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他的作品不仅在美国本土广泛流传,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著有《马丁·伊登》、《野性的呼唤》(或译《荒野的呼唤》)等50多本书。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都享有崇高地位。
杰克·伦敦24岁开写作,去世时年仅40岁。十六年中他共写成长篇小说19部,短篇小说150多篇,还写了3个剧本以及相当多的随笔和论文。这些作品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陌生又异常广阔的世界:那荒凉空旷又蕴藏宝藏的阿拉斯加,波涛汹涌岛屿星罗棋布的太平洋,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线,形形色色的鲜活人物,人与自然的严酷搏斗,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杰克·伦敦的创作,笔力刚劲,语言质朴,情节富于戏剧性。他常常将笔下人物置于极端严酷,生死攸关的环境之下,以此展露人性中最深刻、最真实的品格。杰克·伦敦赞美勇敢、坚毅和爱这些人类的高贵的品质,他笔下那“严酷的真实”常常使读者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
内容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