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如何做人 如何做学问
课程类型: 哲学
学校: 宁波大学
主讲人: 张齐生
版本: [FLV]
发行日期: 2010年4月9日
地区: 大陆
对白语言: 普通话
文字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4月9日,“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第117讲在锦绣学生活动中心小剧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浙江林学院院长张齐生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的讲座,校党委唐绍祥副书记主持讲座。张院士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所见所闻和切身体验告诫广大同学:要学会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他给大家提出了八方面的建议:一、要有高尚的人生理想,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改造自己、改造世界;二、要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和家庭,尊敬父母,体谅父母;三、为人要襟怀坦白,实事求是,讲老实话,做老实人;四、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团结友爱;五、在学习中要注重课堂效果,生动、活泼的学好功课;六、要勤动脑、多思考,敢于走创新之路;七、敢于自我否定,不断地修正错误,把学问做得又好、又快、又省;八、准确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踊跃提问,张院士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
演讲者简介:
张齐生 院士,2000年7月---2008年12月任浙江林学院院长,现任浙江林学院名誉院长 张齐生(1939年1月18日——)男,汉族,浙江省淳安县人,中共党员,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学专家。1961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现为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完成的“铅笔板新工艺研究”,对我国铅笔工业中铅笔板生产工艺进行了重大改革,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木材和能源消耗、经济效益显著,82年获天津市优秀成果一等奖,84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在国内外率先开展竹材工业化利用的研究,先后开发成功车厢底板用竹材胶合板、建筑用竹材胶合模板、竹材碎料板、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竹木复合层积材等系列产品。重视研究成果和经济相结合、有效的开展应用研究,使产品在众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推广和示范带动建成一大批竹材加工企业,推动和促进我国竹材加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研究中提出的竹、木复合结构和等强度破坏理论并成功地应用于生产,为竹材科学、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完成的“竹材胶合板的研究与推广”92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竹材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技术”98年获第二届亿利达科技奖。近期完成的 “落叶松单宁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与应用”2005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杨木加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授权中国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改进的竹材胶合板制造方法”发明专利95年获中国专利创造金奖,1996年、2006年两度荣获江苏优秀十佳专利发明人。目前正在从事竹炭、竹醋液和农作物秸秆无公害化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浙江省严州中学,1961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后任南京林业大学教授,2000年7月---2008年12月任浙江林学院 (现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院长,现任浙江农林大学名誉校长、浙江农林大学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内容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