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最后一班地铁
英文名: The Last Metro
别名: Le dernier métro
IMDb: 7.4/10 (3,223 votes)
资源格式: 1080P
版本: 思路(国法双语版)
发行日期: 1980年
导演: 弗朗科依斯 特吕弗 (Francois Truffaut)
演员: 凯瑟琳 德诺芙 Catherine Deneuve .... Marion Steiner
热拉尔 德帕迪约 Gerard Depardieu .... Bernard Granger
琼 波伊来特 Jean Poiret .... Jean-Loup Cottins
Andrea Ferreol .... Arlette Guillaume
Paulette Dubost .... Germaine Fabre
地区: 法国
语言: 普通话,法语
简介:
作为特吕弗晚年的最高峰,该片曾囊括法国电影凯撒奖的十项大奖殊荣,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等。 同时还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题名"
1942年9月,德军占领了法国北部大部分地区,犹太人纷纷逃离法国。蒙玛特剧院经理吕卡斯由于来不及逃跑,只得让妻子玛莉翁谎称他已去美洲工作,实际上他躲在家里的地下室里。贝尔纳是爱国的青年演员,他进入蒙玛特剧院后,多次与玛莉翁合作,萌生了爱情。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玛莉翁的丈夫并未出走。贝尔纳毅然离开剧院,参加了抵抗运动组织。1944年6月,德军大败,吕卡斯才走出地窖,重见光明。此时,贝尔纳也再次回到剧院。
本片是舞台版的《日以继夜》,以戏中的方式描写战争、人性、爱情,虽然不是导演楚浮的最佳作品,但仍具有相当高的水准。
相关影评
关于出路的反思--再读最后一班地铁 -------转自网易
电影与其他几大门类艺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个令人羡妒的工业文明的孩儿从1895年诞生之初,就有着海纳百川般的气魄与胃口。电影史上的5年,相当于文学史上的一代。也许就像美国人因为从来就没有什么封建传统,而成为世界上最彻底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电影一身轻松的走进了现代主义时代。其实,就算我们看到的几乎是最早的,像个样子的电影——《党同伐异》,那种用三个不同时代的不同故事叙述统一主题的手法即使是现在看来,也是颇为摩登的。
现代主义时代是一个动荡、叛逆、荒谬与异化的时代,也是一个丰富、激动、理想与创造的时代。各个艺术领域造就的大师们在今天与那些古典主义的先贤们共同站在接受后人敬仰的神殿上。现代主义电影最重要的一次艺术革命,是诞生于法国的“新浪潮”运动。这场运动中被称为三个火枪手的戈达尔、特吕弗和夏布罗尔用迥异寻常而激烈叛逆的手法和主题在同样震耳欲聋的褒与贬中闯荡生存。像Beatles的歌曲一样,这些作品理所当然的成为了60年代留给我们的珍贵回忆。后来,特吕弗和夏布罗尔的锐气渐渐的留给岁月了,只有戈达尔仍坚持每部作品都成为一部新的“处女作”,一颗充满不妥协敌意的燃烧弹,尽管他没能成为西方末日的预言者,他却以一个对资产者世界万分厌恶的“坏孩子”的嬉笑叫喊,使爱看电影的资产者在近30年的时间里体会了心惊胆战。
时光流转,特吕弗在“新浪潮”的昔日辉煌过去20年后,拍摄了这部《最后一班地铁》(The Last Metro)。相信你一定从很多地方读到过这个名字。如果你不知道曾是法国最美丽女性的卡特琳娜·德诺芙,也至少听过德帕迪约在今天的鼎鼎大名。当然,对于很多看电影只图情节与娱乐的观众来说,导演是谁并不重要——可见光靠电影自给自足的宣传自己是远远不够的,这也许是为什么很多时候炒作让我们觉得恨之入骨却又难舍难离。
1980年的特吕弗已臻暮年,这部电影也真的像一个老人讲的故事,有着老成持重的机智、纯熟完美的技巧、脉脉动人的温情和对人性深刻的理解与宽容。电影问世的时候,影评家褒贬不一,反对的声音大多是:特吕弗拍出了一部他在少年意气的时候曾经激烈批判过的那种电影。看来,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政治还是艺术上,始终如一的信仰都被很多人们认为是高贵的品质。但无论如何,即使是最激烈的影评家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真正有魅力的电影。影片在演员、布景、摄影、灯光等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充分展现了特吕弗作为老电影大师的智慧和才华。也许特吕弗是在用他的影片告诉我们,他可以用《四百击》那样的叛逆打动我们,换过了经典的故事与形式,他照样可以做到。
然而,《最后一班地铁》就因此而成为一个只有技巧而思想上乏善可陈的电影了么?因为它用了经典的形式,你便认为你可以轻而易举的读懂特吕弗的话语么?我带着这样的怀疑重新看完了全片。
一般认为,特吕弗借助这部电影复原了整整一个时代,生动的表现了占领时期巴黎知识分子艰难困苦却顽强乐观的生活风貌。也就是说,特吕弗1980年突然间想到了二战时期的知识分子的生活,于是决定在垂暮之年来拍一部反映这段历史的电影。于是他与S.谢夫曼,J.C.戈伦贝尔就编出了这个占领区艺术家们的小故事。
可是,为什么特吕弗要在垂垂老矣的年纪拍这样一部电影?为什么要将主人公定位于剧院的表演艺术家?为什么要安排一个在地下倾听并秘密指挥排练的犹太艺术家?为什么要将它命名为《最后一班地铁》?为什么要安排蒙曼特剧院和占领区这一小一大两个舞台?我不相信你可以把这一切的解释都归于偶然。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故事的主要情节。1942年冬天,德军占领下的巴黎,法国人的生活陷入前所未有艰难与混乱之中,从占领区到自由区只有地铁可以通行,因此赶上最后一班地铁成了法国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过,法国人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剧院看戏,而且虽然是战时,剧院的生意倒依旧很好,甚至有很多因为官方预订票位太多而被挡在门外的人。当然,占领方和法奸对戏剧内容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们更希望上演反对犹太人的戏剧。
领导蒙玛特剧院的犹太艺术家吕卡斯·斯达奈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谎称自己已经逃出法国,其实藏身于剧院地窖,准备偷渡到自由区再逃到西班牙去。剧院由他的妻子,原来是法国著名电影演员的后从夫进入戏剧界的玛丽恩主持,晚上,她偷偷的到地窖里和丈夫厮守。为了把戏演下去,剧院正在排演一部叫做《失踪》(据说是北欧艺术家的作品)的戏剧,原来在“大闺阁”剧院演出的演员贝尔纳·格朗热应聘成为了戏中的男主角。他身材高大,为人正直,幽默、好冲动,并很多情。其实,他还与地下抵抗组织有联系,甚至他将剧院的录音机改装后“借”给他在地下抵抗组织的同伴,装上炸药去进行刺杀。
这个时候,德军向自由区推进的消息使吕卡斯的逃亡计划化为了泡影。无奈之下他们将地窖改装成卧室,准备迎接漫长的甚至可能是无希望的等待。不过,吕卡斯也终于找到了一种解脱方式,他通过在通往舞台的暖气管道上开一个孔,可以在地下听到排练的情况并在晚上将改进的意见交给妻子。而她的妻子玛丽恩除了排练之外,还要通过才能平平但外界关系复杂的副导演杰恩鲁应付当局的戏剧检查,特别是有一个投靠德军的法奸艺评家达西先生,总是针对蒙玛特剧院的“犹太气息”进行挑衅。
另外,朴实的剧院值守西蒙爱上了法奸玛尔亭,虽然他可以通过她搞到战时紧缺的肉。扮演女仆的娜婷对自己的未来颇有野心,期待着一次薪水更高,更能够迅速功成名就的机会。而剧院聘用的化妆师阿丽斯被发觉和娜亭有同性恋倾向。
玛丽恩想尽了办法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使剧院能够生存下去,在排练中,玛丽恩与格朗热饰演一对恋人,玛丽恩的坚韧能干吸引着格朗热,而格朗热的正直、才华、热情与活力也在马丽恩的心中激起了波澜。然而他虽然多情,似乎对化妆师、娜亭、甚至玛尔亭都充满了兴趣,却对自己真正所爱的人玛丽恩不敢表白。藏在地下的吕卡斯因为对戏剧的兴趣似乎忘却了自己深处窘境,通过倾听,他不但一步步引导戏剧走向成功,而且也发现了格朗热的艺术才华。玛丽恩则在应付外面世界的困难的同时,同时应付着内心对情人的爱和对戏剧过分认真甚至有些挑剔的丈夫。
格朗热不断与反抗组织的人接头,同时他总是毫不避讳的展现他心里的爱国热情。达西终于从一个被捕的蛇头那里找到了吕卡斯的护照,他知道吕卡斯没有离开法国,在不断追捕这个犹太人的同时,他还渐渐收买副导演杰恩鲁,企图彻底搞垮剧院。
戏剧终于演出成功了,玛丽恩激动的吻了格朗热,而当她冒险离开众人到地窖告诉他这个喜讯的时候,得到的却是迷失在艺术中,认为演出仍有很多不足的丈夫挑剔的批评,他甚至作了笔记,要求她留下来和他共同探讨。玛丽恩知道这不可能,她回到地上的世界,继续周旋在各色人群之中。达西写出了评论,用恶意的语言抨击这部戏剧,在剧院同仁在小酒馆聚会的晚上,达西准备用另一家薪水优厚的剧院的邀请来拉拢格朗热,却被格朗热拖着要求他向玛丽恩道歉,最后扔到了街上。玛丽恩知道格朗热的做法会毁掉剧院,她生气的向格朗热声明,除了演戏,他们再没有任何关系。演出在继续进行,格朗热又一次去教堂与伙伴接头,他的伙伴却被盖世太保逮捕了。
《失踪》再一次上演,幕间却有两个盖世太保闯进来要搜查地窖。玛丽恩得到格朗热的帮助,将吕卡斯藏了起来,险险避过检查。事情过去后,在地窖里,吕卡斯问格朗热:“你爱他,她也爱你,是吗?”格朗热觉得是该离开的时候了,他向玛丽恩说要加入主战派。玛丽恩怀着复杂的心情在情急之下打了格朗热一巴掌。然而在他收拾行装准备离开的那一天,她来到化妆室,两个人久久隐藏在心底的激情终于爆发出来……
战争结束了,达西被迫流亡、杰恩鲁因为关系网太复杂而被捕、娜亭声名大盛,化妆师阿丽继续在她身边工作。法国人仍然蜂拥向剧院观看戏剧表演……玛丽恩来到医院,看望受伤的格朗热,两个人激动的谈着话,似乎格朗热要永远的和她决裂,而玛丽恩则依依不舍……帷幕拉开,原来这是一场戏剧,蒙玛特剧院继续上演着戏剧,而在舞台上,玛丽恩一手拉着曾在地窖里困了800多天的丈夫,一手拉着情人,向观众谢幕。
影片其实没有很重大的情节,大部分胶片都是每个人故事的细节。然而几乎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完整的,对玛丽恩与格朗热的爱情并没有作轰轰烈烈的渲染。这些琐碎的细节就构成了整个故事,好在这些细节出场的顺序安排的巧妙自然,使观众没有厌倦之感。一般来讲,不刻意陈述故事的的影片,她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作者欲言又止的激动。
特吕弗的激动何在?一个经历过高朋满座的热闹,也品味过曲终人散的孤独的暮年老人,一个享受过万人唱和的辉煌荣耀,也遭受过嬉笑怒骂的冷淡糟踏的暮年老人,他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突然间,我想到了最后一班地铁与吕卡斯开出的那条通向舞台的通道,我忽然明白这就是特吕弗要告诉我们的。最后一般地铁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从占领区到自由区的唯一出路,换句话说,是战时人们逃离严酷现实,寻找昔日浪漫自由的出路;而那条暖气管道则是困境中的吕卡斯通向他艺术舞台的唯一出路,同样也是吕卡斯逃避残酷现实,寻找在艺术中得到拯救的出路;而对千万在战时涌向戏院的法国人来说,戏院也是他们逃避现实在虚无的传奇中寻找安慰的出路。
特吕弗用他的电影告诉我们,艺术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出路。可是,他真的这么肯定么?不,特吕弗在他的电影中仍在思考,他在提出问题,而不是解答。在他的电影中有两种声音在看似不动声色的对话,这两种声音的代表就是吕卡斯和他的妻子,吕卡斯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他对纳粹的仇恨并非是源于民族,而是因为他们剥夺了他从事艺术的权力,他在妻子幕间来看他的时候,还在嚷着怎样对戏剧做改进,他无法走到地上的世界去,即使在地上世界,他也并不关心外面发生了什么,他以为开通了暖气管道,就可以继续他的艺术之梦。吕卡斯的“纯艺术”能够在战火纷飞中幸免么?当然不能,不但他的戏剧要接受检查,他自己要过暗无天日的生活,他的戏剧并不能完全按照他的安排出演,而且,他的妻子甚至在移情于他人。盖世太保对他那地下“理想国”的闯入更是告诉他,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存在乌托邦,所谓艺术不但不是他的出路,而且此刻正是自身难保的一个悲情存在。
反观玛丽恩,她比丈夫现实的多,然而正是在戏剧的舞台上,她找到了久违的激情,格朗热何尝不是玛丽恩的幻想与出路呢?当他要离开的时候,她的那一个耳光不知包藏着多少复杂的爱与失望!格朗热则是现实与艺术的复杂结合体,他在舞台上是技艺超群的演员,舞台下则是反抗组织的成员,然而激烈的现实面前,他必须抉择,他选择了后一种身份。其实,戏院每一个工作者,他们都在寻找出路,他们在戏剧中充分投入的同时,有的在考虑前程、有的在考虑情人、有的在寻找亲人的下落,艺术对于他们是一粒止疼药丸,然而却不是羽化仙丹。
特吕弗不愧为电影大师,他所运用的象征、意象完全融会在故事之中,准确、独特却又不露痕迹。同时,特吕弗选择二战时的法国巴黎这个大舞台来表现艺术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也独具匠心。首先,巴黎曾长期是世界艺术的中心,流亡艺术家的聚集地,直到今天,中国的小资还总是将巴黎和浪漫联系起来。同时,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月里,艺术于现实的这种紧张关系才更加突显出来。影片结尾的一幕,正是在告诉我们,在和平年代,这种矛盾可能被掩藏在歌舞升平的表皮之下,而在特定的条件之下,你还将看到艺术于现实的冲突与化合。
作为一个“新浪潮”曾经的主将和后来的叛徒,特吕弗拍出这部电影更是耐人寻味的。曾几何时,艺术被新浪潮的弄潮儿们用来抨击社会、抨击现实、展现个性与不屈,可是,艺术却不能真正脱离现实而存在,而当现实严酷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艺术的被无望的人群看作是精神鸦片,艺术更不能超然世外,妄自独存!可以说,特吕弗用这部晚年的杰作,对新浪潮艺术对现实的苛刻作了一次反思,也为新浪潮尘埃落定之后电影艺术的何去何从提供了自己的答案,同时,这位老人很可能也为自己在人们眼中的“叛变”,做了一次声音小到几不可察的悄然辩护。
思路出品,VC首发,转载请注明!
代码
--------------------------------------------------------------------------------
The.Last.Metro.1980.Blu-ray.RE.X264.1080.DualAudio.mySilu
--------------------------------------------------------------------------------
[RELEASE INFORMATION]
RELEASE.NAME...: The.Last.Metro.1980.Blu-ray.RE.X264.1080.DualAudio.mySilu
RELEASE.TIME...: Wed May 13 12:43:49 2009
IMDB.LINK......: http://www.imdb.com/title/tt/
IMDB.RATE......:
FILM.GENRE.....:
RUN.TIME.......: 132 mins 9 seconds
SIZE...........: 8.56 GiB
CONTAINER......: mkv
VIDEO.CODEC....: V_MPEG4/ISO/AVC
FRAME.RATE.....: 23.976 fps
BIT.RATE.......: 8513 Kbps
RESOLUTION.....: 1800 x 1080
ASPECT.RATIO...: 1.667
AUDIO0.........: AC3 1.0 48.0 KHz 192 Kbps French
AUDIO1.........: AC3 2.0 48.0 KHz 192 Kbps Chinese
RIP.SOURCE.....: Blu-ray
RIPPER.........: www.mysilu.com
--------------------------------------------------------------------------------
引用
感谢思路论坛sjy提供ed2k链接!
引用
字幕请稍后移步至MySiLU论坛搜索下载:www.mysilu.com
引用
常驻服务器:
1: no1.eserver.emule.org.cn (常用)
2: no2.eserver.emule.org.cn (备用)
3: www.UseNeXT.to (87.230.83.44:443 (备用)
共享时间:7×24小时,高速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