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Musique ancienne de Chang'an
专辑中文名: 长安古乐
别名: 来自中国大唐盛世的长安古乐
艺术家: Various Artist
古典类型: 交响曲
资源格式: FLAC
发行时间: 1991年
地区: 法国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发行公司:AUDIVIS
资源出处:RS网盘,感谢原发!
专辑介绍:
这是一张1991年有法国AUDIVIS音像公司录制的长安古乐专辑,十分的具有收藏价值!
长安古乐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再现两十余年前成套乐器所演奏千年古乐曲音响的国家。长安古乐即是体现这成套乐器千年乐曲音响最主要的古老乐种之一。
长安古乐流传于陕西终南山以北、渭水以南,以周、秦、汉、唐都城古长安(今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盆地一带,所以人们称之为“长安古乐”。亦称“西安古乐”或“西安鼓乐”。是国家公布的第二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工程的试点项目。至今在民间还保存着明·嘉靖、清·康熙、清·道光、清·雍正年间的手抄本唐曲古乐谱。其中不少乐曲名称与唐教坊曲同名、同调。其律学、乐学内涵和谱式可远追盛唐、五代和两宋时期。它除了有大量的器乐曲部分外,还有着为数不少的唐宋诗词艺术歌曲部分。它的乐谱采用唐燕乐半字谱与俗字谱及后世的宋代工尺谱记谱。与《敦煌琵琶曲谱》宋代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谱基本相似。
“长安古乐”即是以唐代宫廷音乐为主体,自唐代起就曾东传扶桑日本,该国称之为“雅乐”,尊崇为“国宝”。
中国明代起就流传于云南丽江地区,今享誉世界的“丽江纳西古乐”与“长安古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长安古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风格各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被世界音乐界和史学界称之为“盛唐遗音原生态”,“华夏正声”,“中华瑰宝”、“千年绝响”、“世界音乐活化石”、“陕西千年活文物”、“中国唐代宫廷交响乐”。陕西省有关部门已将“长安古乐”(也称“西安古乐”、“西安鼓乐”)向联合国教料文组织申报“世界,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古乐申遗项目现已进入中国申遗预备名单。
长安古乐演奏、演唱形式有六种,分别为:
[座乐]旧时,演奏者按不同乐器分组排列,在室内或庭院,围绕方桌案,依次就坐演奏。(唐代称之为座部伎)
[行乐]行乐是长安古乐演奏形式的一种,演奏者站立着或在行进中演奏乐曲。(唐代称之为立部伎)
[散曲]单个曲牌谓之散曲。另有单个曲牌带散起,加尾部的形式,包括清吹曲在内。是可在多种场合演奏的完整乐曲,或长或短。
[歌章]是古乐社和众香客朝山进香,赞颂和祈求神灵赐福免祸、降雨润田时所唱的合唱曲及唐诗辞赋的吟唱。
[佛曲]长安古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即长安佛教文化中的音乐,分为乐曲和赞呗。
[道曲]长安古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即长安道教文化中的音乐,分为乐曲和道赞。
正如长安古乐研究学者,西安市长安古乐保扩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李铠先生在咏长安古乐诗中说:“长安古乐放新声,音乐化石世界名,宫僧道俗传四派;唐朝大曲一脉承”。
长安古乐即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被音乐界称为“音乐活化石”。一千多年来,长安古乐一直存活于陕西周至县和西安附近的几个村庄,经历血火灾变,险被湮没,但灾后百姓心传口授,至今绵延不绝。
长安古乐,西安人又称它为“西安鼓乐”、“西安古乐”或“长安鼓乐”。它流传于中国陕西境内以古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一带,是至今保留在民间的优秀古老乐种。盛唐时,歌舞繁盛,李唐王室成员多在宫廷创制演奏乐曲,按民族国家将其划分为十部乐,即:宴乐、清商、西凉、高丽、天竺、龟兹、疏勒、安国、康国、高昌;按演出形式分为坐部伎和站部伎。在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优美的音乐时时奏响。
唐明皇本人就是一个精通乐理的作曲家,而且擅长器乐演奏,关中民间更传说他是一个鼓手;他钟爱的杨贵妃则和着乐音载歌载舞。但是,“安史之乱”击碎了宫廷的优雅生活,在这场变乱中,大量的宫廷乐人流落民间,将宫廷音乐带入了长安的民间里巷,古乐随即在民间传承发展,长期以来流传在西安近郊区县,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古乐曲演奏体系。它的演奏形式分为行乐和坐乐两大类。
行乐是行走时演奏的乐曲,所用乐器较为简单,节奏规律、严整;坐乐为坐着演奏的套曲曲牌,乐器配备完整,人员众多,场面壮观,演奏者们配合默契。乐器有笛、笙、管、鼓、锣、铙、大钗、小钗、木鱼、大小梆子、水铃等20余种。至今,在“南音”和日本“雅乐”中,都能听到长安古乐的遗韵。有关专家指出,长安古乐是国内唯一历史长远、传承完整清晰、生命力旺盛的古乐,极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
长安古乐流传至今,有文字记载、有乐谱相传的曲目约有1000余首曲目。自唐朝迄今已流传逾1300多年,是以打击乐与吹奏乐混合演奏的一个大型乐种。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吕宏静认为:“西安古乐实际可以看成是唐代宫廷法曲的直接遗存”。研究员李明忠说:“西安古乐是现存世界最古老、规模最大、系统最全,律、调、谱、系、曲最完善的古老民间乐种”。它脱胎于唐代燕乐及宫廷音乐,在依托寺庙进行乐事活动时,又渗透了僧、道、俗的色彩,如今,西安市以及终南山北麓的长安、周至、蓝田等县区,都存留着演奏优美唐代遗音的乐社和艺人。
我国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先生在《唐宋词论丛》一书中写道:“西安鼓乐是解放以来发掘民族文化遗产上最大的业绩”。经过专家们多年的研究考证,长安古乐的乐谱和唐、宋时代的歌曲记谱基本相同,其中不少乐曲与唐教坊曲同名、同宫、同调、同风格、同律制,是地地道道的唐宋乐曲。如唐明皇李隆基所做管子曲《雨霖铃》便是一首传世真品佳作。“雨霖铃,帝幸蜀,淋雨弥旬闻铃声与山相应,悼念贵妃,因采其声如雨霖铃曲以寄恨。时梨园弟子善筚篥乐工张徽从至蜀部,以曲授之。
长安古乐是西安独有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盛唐是我国封建文化发展的辉煌时期,音乐文化也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作为唐朝都城,西安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也保存了众多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遗产。长安古乐在唐朝时主要在宫廷演奏,被称之为 "伎乐",分 "坐部伎"和 "立部伎"。历史变迁,朝代更替,唐宫廷乐人流散民间,古乐随即在民间传承发展,特别是在西安城区和郊县,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原生乐曲。据考证,"长安古乐"即是唐代宫廷的 "唐大曲"。唐大曲主要用做皇帝大典朝礼、祭祖、迎宾、夜宴伴奏音乐。自唐朝始,迄今已流传逾1300多年,被世界音乐界誉为音乐的“活化石”。
千年以来,长安古乐在我国乃至世界广为流传,在北方,谓之 "西安古乐”,在我国南方的 "南音"和日本的“雅乐”中,都能听到长安古乐的遗韵。近年风靡世界的"中国丽江纳西古乐",正是长安古乐的一脉支系。另据考证,长安古乐流传至今有文字记载、有乐谱相传的曲目约有近500首。其内容分为4种:古代佛教音乐、古代道教音乐、唐代宫廷音乐、民间祭祖喜庆音乐。正是这批曲目,较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典民族音乐的精华。
长安古乐的曲目和演奏,有四个调:六(C)调、尺(G)调、上(F)调、五(D)调。长安古乐用中国古代工尺调来记谱,记谱方法的丰富、准确和音符的多样性,使它成於流传千年的清音。
长安古乐的演奏形式分座乐和行乐,座乐多是坐着演奏,演奏大套曲,行乐就是站着演奏或行进中演奏,常会奏一些短而优美的乐曲。其演奏乐曲种类丰富,打击乐有鼓(堂鼓、战鼓、乐鼓、豆鼓、单面鼓、高把鼓),锣(铰锣、马锣、手锣、云锣、疙瘩锣),铰(铙、大铰、小铰、京铰),木鱼(大、中、小),还有梆子以及笛、笙、管子等管乐。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多元化和选择的多样化,长安古乐这一古老的曲目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如今,能够演奏长安古乐的民间乐社只有长安区何家营古乐社、周至县集贤镇古乐社以及西安城隍庙、西安朝贺巷、保吉巷古乐社等,而东仓古乐社等几家只剩下几位乐手,已无法组织起演奏班子,面临绝传。
2000年1月,陕西长安龙族妙音女子古乐艺术团成立,整理创作排练了以长安古乐为主打品牌的“民族精华”、“民族精典”、“民俗精粹”三台小型多样,包含10余个艺术表演门类的艺术节目。该团是目前国内唯一能以盛唐宫廷乐队 “八音合鸣”之金、石、木、土、丝、竹、匏、革乐器编制乐队的长安古乐现今存世明间乐社中的有代表性的古乐艺术团。(介绍和图片出自百度长安吧,感谢网友的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