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Beethoven Symphony No.6 & No 8
专辑中文名: 贝多芬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 & F大调第八号交响曲
艺术家: Furtwangler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1952 WPO & 1948 Stockholm PO
发行时间: 2001年
地区: 德国
简介:
作曲:Beethoven
指挥:Furtwangler
演出:WPO(No.6) & Stockholm PO(No.8)
录音日期:1952(No.6) & 1948(No.8)
CD编号:EMI 67493
专辑介绍:
出于商业利益,大多公司会走中庸路线。
很难想象会有一个公司把MELODIYA贝九作为典范收进一套贝交全集里,据我所知是没有————EMI收的是拜罗伊特版,另外一家(好象是TAHRA)收的则是卢塞恩版,虽然这两个版本的演出者都即不是WPO也不是BPO。唯一的原因只能是MELODIYA贝九确实有极端之嫌,但这并不能否认她是大师贝九的最佳版本的事实。
这张EMI唱片则收了两个很奇怪的版本。
最佳版本47年的BPO版当然不可能收在这套号称的WPO贝交全集里,这版《田园》是大师52年为EMI灌录的录音室作品,不如现场演出那么生动活泼;但这版贝八则是比较没有争议的最平庸的演出,权威人士对这一乐团(斯登哥尔摩爱乐)的风格基本持否定态度。EMI放弃了WPO在54年的演出而选了这一版本的决策令人费解。
和44年BPO战时演出的活跃线条和强劲力度相比,这版《田园》更接近卢塞恩贝九的宗教性而不是拜罗伊特贝九的古典风格。她节奏非常平缓,某些部分有过分拖拉的感觉,尤其是第二乐章(但也有不少人非常认可这一乐章)。末乐章则有些让人窒息的压抑感。贝多芬笔下的“暴风骤雨”片段被轻轻垮过,其斗争意识和战时演出无法相比。
虽然整体的高贵气质令人感动,但肃穆甚于幽雅。这牵扯到对作品本身的理解问题。如果是把《田园》理解成一副纯粹的描绘“动人的田园风光”的风景画,则此版本过分凝重;如果同意大师的理解:“音乐中有一种深刻的宗教性质,优美的乐段充满了十分自然的虔诚和专注感”,则此版本可以列入极品行列。具体究竟如何评价,见仁见智。
对大师本人来讲他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演绎作品,但对听众来说很可能一个版本就会成为其认可的唯一的演绎。基于以上原因,我不建议大家把这张唱片作为欣赏的首选。当然,如果是对曲目已经非常熟悉,并希望多些感觉大师不同版本之间的微妙差异的话,这是一张相当不错的唱片。至少这一版《田园》的上乘是没有争议的。
我非常不解为什么贝多芬会在七,九之间写了一首这样的曲子————贝八其实是舞曲(对不起!瓦格纳先生!),她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圆舞曲的风味。如果贝九从来没有诞生,现在对贝八的评价应该是“返老还童”之作,她甚至比贝一更象莫扎特的作品。
斯登哥尔摩爱乐的风格被评价为“粗糙”和“矫揉造作”。不过就我本人对这次演出的看法倒是不象大多数人觉得的那么不堪,至少很热闹,也很流畅,首乐章的引子令人身心畅快。没有出现过任何粗厉的重音,起伏小,速度甚快。松懈是绝对没有的,有些小节似乎速度转换太过突然。不过我对贝八期望值非常“不高”,几乎任何人的演出我都觉得令人“幸福”和“信服”。
有一个人一定不会同意我这么说。
1947年四月六日,大师在罗马开始他最后一段风雨飘摇的艺术生涯,一个多月之后才回到柏林。在此其间他在意大利举办了为数不多的音乐会,听众中有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玛丽娅.卡拉斯。二十一年后,她和好友阿杜安在去医院的途中偶然听到了广播里正播出的一段录音:她最喜爱的贝多芬交响乐————贝八(!?)。她举世闻名的火爆脾气全撒在了指挥:乔治.塞尔的身上:“哎!这句错了!往下怎么演?嗨!他怎么搞的?死气沉沉!啊!这是在胡闹(我一直在想象她要是用花腔女高音唱出这几句会是什么效果)!”
终于听完了,卡拉斯发了一通感慨(奇怪的是这通话直到今天仍然有效,贴切和极其流行):啊~~你看看我们落到了什么地步~~~现在连塞尔都算是大师了!他怎么能跟富特文格勒比???
当时阿杜安满腹怀疑地看着这位名声显赫,但从来没有跟富特文格勒合作过的女高音————不是怀疑她的结论,而是怀疑她斩钉截铁的态度。
这时候玛丽娅.卡拉斯说出了史上对富特文格勒最崇高,也最著名的赞美:
“对我来说,他就是贝多芬!”
(原创评论,史料参考自阿杜安著《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
注:
本资源的文件名为德语字符,在中文操作环境中将显示为非法。
解压前需将电脑语言环境事前转换为字母系统,敬请留意。
提示:
操作系统一般都有自带的德文字符。
在"控制面板"的"日期、时间、语言和区域设置"项目的"区域和语言选项"里将"区域"和"高级"选项中的"中文"都选为"德文",系统会提示重启机器.随后即可以正常解压。
解压后须在同一语言环境下尽快修改文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