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Night
歌手: Misha Alperin
音乐风格: 爵士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2002年07月16日
地区: 挪威
简介:

专辑介绍:
代码
ECM 1769 ©2002 ECM Records GmbH Produced by Manfred Eicher
乐手:Misha Alperin - Piano,Claviola;Anja Lechner - Violoncello;Hans-Kristian Kjos Sørensen - Percussion,Voice.
Misha Alperin,乌克兰人,生于1956年,成长在摩尔达维亚(Moldavia)东部的比萨拉比亚(Bessarabia)郊区。他学钢琴和作曲时是与民谣乐手一起演奏的,曾参加过摩尔达维亚的萨克斯手兼小提琴手Semjon Shirman的乐团。他很晚接触到爵士乐。
1983年,Misha Alperin到了莫斯科。在莫斯科他结识了来自法国的著名小号手兼粗管短号手Arkady Shilkloper。随后,他和莫斯科交响乐团一起演奏。
Misha Alperin和Arkady Shilkloper的二重奏组合第一次去欧洲巡演是在奥斯陆,并在那里和Jan Erik Kongshaug一起录了张小样。不久,ECM的Manfred Eicher在苏黎世找到了他们,提议把小样做成正式发行的唱片,即1989年出版的Wave of Sorrow。这张唱片引起了欧洲评论家们的注意。Thomas Rothschild在《法兰克福评论》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Alperin的音乐无法用类型来区分。它们像格言一样简洁机智,受巴托克(Bartok)、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库泰格(Gyorgy Kurtag)的影响很大,同样,受Keith Jarrett和Chick Corea的影响也很大。”
1990年,Misha Alperin与Arkady Shilkloper、Sergey Starostin组成了“莫斯科艺术三重奏”(The Moscow Art Trio)。他们的音乐中,爵士乐、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没有界限。
从1993年起Misha Alperin居住在奥斯陆,并在挪威国家音乐学院(the Norwegian State Academy of Music)教课。他也为电影和芭蕾舞配乐。
2001年,Misha Alperin曾在德国、俄国、法国、以色列和瑞士独奏巡演,还和“莫斯科艺术三重奏”一同在俄国、德国、撒丁岛和奥地利巡演。
2002年,Misha Alperin遇到了俄国古典钢琴家Mikhail Rudy,他们为EMI录了“Double Dream”。
————————————————————————————————————————————
这是第二十五届挪威「沃萨爵士音乐节」现场录音专辑。时而爵士、时而古典传达出最真实感官意念。灵魂人物Misha Alperin:「这个音乐会是一种时间的惊喜,打击乐手的演奏戏剧性地在”Second Game”结束,如同经过一个沉寂的村落,从从突然打开的酒吧大门内,听见流泻而出的乐音。」专辑同名曲目”Night”,像是由软性呢喃的大提琴与具冲击性的键盘乐编织而成的一出戏码,值得凝神倾听。
"Night"是Misha Alperin与德国女提琴家Anja Lechner,挪威打击乐手Hans-Kristian Kjos Sørensen于1998年组成三重奏后的首张唱片。来自当年挪威的Vossa Jazz音乐节现场录音。当时Misha Alperin委任为Vossa Jazz担任音乐演出及作曲的工作。于是,Misha Alperin找来昔日合作伙伴Hans-Kristian Kjos Sørensen以及德国女提琴家Anja Lechner,两位都是学院派的古典音乐家,此特点与Alperin则不谋而合。
如果印象主义是一种「将瞬间观察而来的意识」作为原始美学的根源,那么"Night"极近似Misha Alperin自迁居奥斯陆后对Norwegian scene(挪威语现场)的另一次审视。过去他在与John Surman所合作的"First Impression"唱片中,便曾给予人深刻的"Nordic"概念。
"Night"虽录制于1998年4月,却一直到了2002年才由ECM出版。
在Anja Lechner华丽如丝绒的提琴拨弄下,唱片一开场的Tuesday已被静夜吞噬。Misha Alperin的钢琴以一种旁观的冷淡来迎合Anja Lechner美丽的哀愁。
Kjos Sorensen在Tango一曲中吃重的鼓击演出与Alperin的钢琴则成了一双舞伴。指尖流露出Alperin的典雅、冷静,随性与柔软。
Adagio的忧伤是从Anja Lechner的低音开始,当夜雾布施了丰沛的水气,Alperin的琴音也布满情绪。
Second Game里Kjos Sorensen使用木琴与Alperin的钢琴进行幽默对话。
Dark Drops则陷入Anja Lechner迷濛低沉的大提琴哀鸣。
当夜的钟声响起,Night一曲则划过黑夜的静默,呈不规则的眩晕。
Heavy Hour则是Kjos Sorensen的即兴主义,发落于铿锵的打击。
到了尾曲Far, Far...,大气中已沾染孤独的尘埃,Anja Lechner的大提琴与夜的深沉静默,形成幽怨的反响。那浩大的空泛变得堕落,呈现蓝与黑的夜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