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临终切要
别名: 慧律法师主讲【国语】
资源格式: RMVB
发行时间: 1999年07月
地区: 台湾
对白语言: 普通话
文字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本资源来自佛弟子网:佛弟子网
可以点击链接查看跟多相关的资源!
开源时间:早上9:00~晚上9:00
(由于是个人电脑,所以有源时间以及分享速度不很理想,请各位
多多谅解,并且积极参与共同做种!)
请大家放心本资源长期有效!
****************************
临终切要
一、 病重时
1、勤慰病者,放下万缘,助其完成遗愿,以免挂碍及执著。
2、若已回天乏术,切勿急救或使用复苏器,以免徒增病者痛苦。
3、如果药石已无效,应尽快送回家中,请病者于熟悉环境断气,
较为安适,且便于助念。
4、病者饮食应以素食为主。
5、病者宜事前预立遗嘱,让儿孙对后事处理有依据。
二、 临终至断气后十六小时内
1、不要让病者执著的人靠近,致生情爱或嗔恨。
2、病者若大量出血,为防虫蚁爬上尸身,可于病床四脚放水盘。
3、刚断气,不要立即送冰库或施打防腐剂。
4、不要急忙沐浴、更衣。
5、切勿在床前哭泣,或与病者悲凄话别。
6、不要抚触或搬动病者,姿势应以病者最舒适的方式为宜。
7、断气后,原有鼻管、胃管等,轻轻拨除。
8、在遗体上撒金光明沙,并盖上咒轮及往生被。
9、分班助念,令佛号相续不断。
10、不要去试探病者的热气最后冷于何处,但大修行人可以。
11、勿拜脚尾饭、塞手尾钱。
12、听任亡者断气时的姿势,不要搬动遗体令其正寝。助念完后,若亡者关节变硬或不瞑目,可用毛巾热敷令其变软后沐浴、更衣。
13、不要急忙盖棺、下葬。
14、不要烧冥纸、往生钱。
15、不要烧纸扎的冥具,例如烧纸房、纸车等。
16、废除不合时宜的繁文缛节,如接棺、乞水、辞生、戴头圈、著草鞋、哭丧棒、梅花球、撑伞送葬等。
三、 金光明沙使用法
1、使用分量:约一指甲的分量即可。
2、使用部位:额头(两眉间上方,约头发与眉毛中间)、心、喉、两手心等五处都可以。
3、功用:凡其投影处,皆会放光。
4、土葬:
(1) 临终时及断气后,撒第一次(此时不必用强力胶)。
(2) 盖棺之后,于头部垂直线之棺盖上,撒第二次。
(3) 葬毕,于头部垂直线上撒第三次(应撒于坟上而非墓碑上)。
(4) 若亡故多年才获得金光明沙,使用前,应以此功德回向亡者及该处之孤魂野鬼,一边撒一边持诵往生咒。
5、火葬:
(1) 临终时及断气后,撒第一次(此时不必用强力胶)。
(2) 火化后,捡骨灰毕,遗骨装坛之后,撒于骨灰上。
(3) 若骨灰坛已密封,可挤少许强力胶于骨灰坛盖上,再撒上金光明沙。
四、 咒轮
共有三张。临终时放在胸前,放置顺序并无明文规定,一般以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轮置于最上,方向为塔尖向上。
咒语为法,咒轮亦为法,乃毗卢遮那佛所说,为佛之清净法身,为表重法,故不可损毁或火化。
1、 土葬:临终时置于胸前,更衣时取下,等更衣完后再放置。
2、 火葬:临终时置于胸前,更衣时取下,等更衣完后再放置。盖棺前,应先取下,垂直对胸部,放在棺盖上,以镇纸等物压住,等火化完,撒过金光明沙,再将咒轮放在骨灰上。若往生多年,骨灰坛无法打开,可将咒轮放在骨灰坛上,以保鲜膜等物固定。
五、 往生被
1、 作用:此物集诸佛密咒,以樊文或藏文书写,尤似一部藏经,具不可思义之加持力。中阴众生见之,为一片光明,可令亡者消业减罪,免遭宿世冤家、魔障损恼。市面流通的“莲花被”并无加持力,仅为庄严而已,若病者坚持要盖,可在其上加盖往生被。
2、 覆盖方式:以有“南无阿弥陀佛”字样者在上方,盖至胸部即可,若死相难看,可覆盖至头顶。
3、 土葬:
(1) 未断气时即可为其覆盖(先撒金光明沙,次放三张咒轮,再盖往生被)。
(2) 助念完后,掀开往生被,等更衣后,依旧覆盖之。
(3) 遗体入棺,往生被及咒轮亦随棺入葬,但应覆盖于亡者身上而非棺木上。
4、 火葬:
(1) 未断气时即可为其覆盖(先撒金光明沙,次放三张咒轮,再盖往生被)。
(2) 助念完后,掀开往生被,等更衣后,依旧覆盖之。
2 临终切要
(3) 欲盖棺、火化时,将往生被取出、折好。等骨灰入坛,撒下金光明沙,摆上咒轮,再以往生被包裹骨灰坛。
(4) 为避免往生被沾污,亦可将之折为小块,放入坛内。唯应等骨灰冷却后方可,以免余温过高,往生被被损坏。
(5) 往生被不可火化,因上有咒轮、佛号,焚毁有过。除非整件沾污血迹,方可以恭敬心火化。
(6) 若不慎弄湿,应另取新被为亡者覆盖,待湿被晒干,再铺于新被下。
六、 助念
1、 意义:病者心切孱弱,无法相继长念,必须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
2、 预备物品
(1) 设置临时佛堂:桌子一张,上铺黄布或黄纸,置三尺大西方三圣或弥陀像,钉挂墙上或置于桌上皆可,以不低于腰部为宜,方位以病者可以看到为原则,但病者脚底不可朝佛像,可另备一组佛像,时时请来,令病者观看。
(2) 供佛物品:香炉、莲花灯一对、上品沉香(不可间断,亦不可过旺,致空气浑浊,影响助念)、清水一杯、鲜花、四果等。
(3) 引磬两把,以备换班之用,然其音量不可大于念佛声。
(4) 念佛机、四字佛号录音带或佛号雷射唱盘(CD)。
(5) 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
(6) 椅子:依助念人数酌量准备。
(7) 助念通告、回向文。
3、 注意事项
(1) 家属部分
① 若已延请净众或助念团助念,不要同时邀请外道师巫(俗称师公)之流混杂其间,以免妨害正念,又损佛法庄严。若有出家僧众前来助念,家属当代病者顶礼法师。
② 参与助念人员,应听从助念团长指导,全力配合。
③ 若无法商请莲友前来助念,家属应力承助念之责。
(2) 助念团部分
① 助念前,应当征得直系眷属同意。
② 至病者家,先面见家长,由其带领入内,以免物品丢失而遭嫌疑。
③ 应以诚敬心来念,把病者看着是自己的亲人。
④ 丧家所备的茶水可以饮用,三餐则自行解决,以免增添家属困扰。
⑤ 丧家结缘之面巾、肥皂可以接受,或转供出家众。
⑥ 丧家赠送的红包,万不可收,因为在家人无法令众生种福田。
(3) 助念时
① 助念前应先漱口,助念者不要吃葱、蒜等五辛。
② 病室内禁止闲谈,如果喂食病者,仍应持念佛号,以免病者分神,失去正念。若有亲朋前来探视,可邀其参加助念。不愿助念者,领至他处招待。
③ 以“阿弥陀佛”四字佛号,首尾贯之。速度音调缓急高低适宜,避免咳嗽、喷嚏等杂音。
④ 应于脉搏、呼吸渐弱时,开始助念。诵念时,于“阿”、“陀”二字时打引磬,以其声清,闻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不适于助念。
⑤ 助念人多,可分批轮班助念;若人少,可播放录音带(念佛机)辅助,但不可只放录音而不参加助念,因活人念佛时会放光避邪,机器音声则无此作用。
⑥ 播放佛号录音,不可用耳机塞于病者耳内,以免音量难以控制影响正念。
⑦ 断气后,应持续助念十六小时,若能助念二十四小时则更好,原则上,应等遗体冷透为止。
⑧ 助念完后,在佛像前代亡者回向。
(4) 特殊情形
① 病者临终若神识昏乱,可饮大悲水,令神识清明。
② 气绝后三小时内,可停止助念,并为亡者简明扼要开导往生信愿后,再行助念。
③ 临终极度痛苦,乃至挣扎叫喊,此系冤亲债主缠身,令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为解冤释结,超度其冤亲债主,令自他两利,应先取小木鱼持往生咒108遍,等病者意识、情绪稳定后再助念。
④ 生前恶业深重、诽谤三宝、障人修行等,死相难看,助念时须先为其三皈依,令求忏悔。此时,先在亡者面前,告知皈依三宝可种下善根,获无量福报,故要先代其在佛前皈依。皈依念诵如下:
“我弟子XX代为亡者XX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3 临终切要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称)”
复念:
“我弟子XX代为亡者XX在佛前求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三称)”
⑤ 临终疼痛难当,可注射止痛剂、镇静剂(以不影响脑部清醒为原则),以利摄心念佛。
⑥ 助念一段时间,或有回光返照现象,切莫误为病情好转,应注意其变化。
七、 如何利益亡者
1、 家属宜节哀顺便,依循佛法,令亡灵得度。
2、 可在举行法会的各道场,立牌位拨度或恳请高僧大德在早晚课时,回向亡者罪障消灭、往生佛国。
3、 火化后遗骨变黑,表示亡者恶业深重(长期服药,不算在内),应立即为其超荐,并为其求忏、印经、放生……等。
4、 作七
① 七七算法:应自往生当日起算,第七天为头七,第十四天为二七,依次类推。
② 因每一动点皆可能投胎,故作七应提前一天做,并每日为其念佛回向。
③ 时下,偷日之风盛行,但此法不可取。
④ 七七期间,家属宜吃素、断淫。祭祀、待客应以素代荤,禁绝酒肉,因祭悼而杀生之罪业,将由亡者承担,不可不慎。
5、 参加诵经、拜忏、打佛七(或地藏七)、水陆法会、放焰口等,将功德回向亡者。
6、 延请出家净众主持佛事,不要请巫道师公。
7、 度亡以虔敬为要。
8、 家属应虔敬参与超度法事,不可委之法师而置身事外。除做七及参加诸法会之外,家属每日宜应念佛、诵经,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9、 破除迷信,如牵亡、回煞,或以丧事为不净,而遮盖佛像等。
10、 随侍在侧,亲视含殓,以保护遗体,维护亡者尊严。
11、 节约丧葬用度,用作功德,如:布施济贫、印经造像、供养三宝、铺路造桥、放生……等等,不必请五子哭墓、孝女白巾而状声势或豪棺厚殓。
附录 助念通告
一、来访亲友及眷属,请遵守下列事项
1、务必节哀,万不可在病(亡)人面前哭泣、流泪、与其交谈或触摸其身体、更衣等,以免其割舍不下,无法安心而去,或因疼痛而生嗔恨。
2、此刻最能表达孝思,对于病(亡)人最有利者,即是念佛送终,令其安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3、助念时,声调高低、速度快慢应得宜,避免咳嗽、喷嚏或其他杂音,以求专一。若不熟悉助念者,请小声随念。
4、念佛时,请保持肃静,禁止闲谈,若欲谈论他事,请至他处。
5、不要焚烧冥纸、往生钱,或抽烟,以免污染空气,影响念佛。
二、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XX(亡者姓名),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密
[请:助印流传,功德无边,广利众生,解脱生死,同登极乐。]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病重时
第三章临终时
第四章命终后一日
第五章荐亡等事
第六章劝请发起临终助念会
第七章结语
岁次壬申十二月,厦门妙释寺念佛会请余讲演,录写此稿。于时了识律师卧病不起,日夜愁苦。见此讲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屏弃医药,努力念佛。并扶病起,礼大悲忏,吭声唱诵,长跽经时,勇猛精进,超胜常人。见者闻者,靡不为之惊喜赞叹,谓感动之力有如是剧且大耶。余因念此稿虽仅数纸,而皆撮录古今嘉言及自所经验,乐简略者或有所取。及为治定,付刊流布焉。弘一演音记。
第一章绪言
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人生最后一段大事,岂可须臾忘耶!令为讲述,次分六章,如下所列。
第二章病重时
当病重时,应将一切家事及自己身体悉皆放下。专意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寿已尽,决定往生。如寿未尽,虽求往生而病反能速愈,因心至专诚,故能灭除宿世恶业也。傥不如是放下一切专意念佛者,如寿已尽,决定不能往生,因自己专求病愈不求往生,无由往生故。如寿未尽,因其一心希望病愈,妄生忧怖,不惟不能速愈,反更增加病苦耳。
4 临终切要
病未重时,亦可服药,但仍须精进念佛,勿作服药愈病之想。病既重时,可以不服药也。余昔卧病石室,有劝延医服药者,说偈谢云:‘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因平日既信净土法门,谆谆为人讲说。今自患病,何反舍此而求医药,可不谓为痴狂大错耶!
若病重时,痛苦甚剧者,切勿惊惶。因此病苦,乃宿世业障。或亦是转未来三途恶道之苦,于今生轻受,以速了偿也。
自己所有衣服诸物,宜于病重之时,即施他人。若依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赞叹品所言供养经像等,则弥善矣。
若病重时,神识犹清,应请善知识为之说法,尽力安慰。举病者今生所修善业,一一详言而赞叹之,令病者心生欢喜,无有疑虑。自知命终之后,承斯善业,决定生西。
第三章临终时
临终之际,切勿询问遗嘱,亦勿闲谈杂话。恐彼牵动爱情,贪恋世间,有碍往生耳。若欲留遗嘱者,应于康健时书写,付人保藏。
傥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则可顺其所欲而试为之。若言不欲,或噤口不能言者,皆不须强为。因常人命终之前,身体不免痛苦。傥强为移动沐浴更衣,则痛苦将更加剧。世有发愿生西之人,临终为券属等移动扰乱,破坏其正念,遂致不能往生者,甚多甚多。又有临终可生善道,乃为他人误触,遂起嗔心,而牵入恶道者,如经所载阿耆达王死堕蛇身,岂不可畏。
临终时,或坐或卧,皆随其意,未宜勉强。若自觉气力衰弱者,尽可卧床,勿求好看勉力坐起。卧时,本应面西右胁侧卧。若因身体痛苦,改为仰卧,或面东左胁侧卧者,亦任其自然,不可强制。
大众助念佛时,应请阿弥陀佛接引像,供于病人卧室,令彼瞩视。
助念之人,多少不拘。人多者,宜轮班念,相续不断。或念六字,或念四字,或快或慢,皆须预问病人,随其平日习惯及好乐者念之,病人乃能相随默念。今见助念者皆随己意,不问病人,既已违其平日习惯及好乐,何能相随默念。余愿自今以后,凡任助念者,于此一事切宜留意。
又寻常助念者,皆用引磬小木鱼。以余经验言之,神经衰弱者,病时甚畏引磬及小木鱼声,因其声尖锐,刺激神经,反令心神不宁。若依余意,应免除引磬小木鱼,仅用音声助念,最为妥当。或改为大钟大磬大木鱼,其声宏壮,闻者能起肃敬之念,实胜于引磬小木鱼也。但人之所好,各有不同。此事必须预先向病人详细问明,随其所好而试行之。或有未宜,尽可随时改变,万勿固执。
第四章命终后一日
既已命终,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动。虽身染便秽,亦勿即为洗涤。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常人皆不注意此事,而最要紧。惟望广劝同人,依此谨慎行之。
命终前后,家人万不可哭。哭有何益,能尽力帮助念佛乃于亡者有实益耳。若必欲哭者,须俟命终八小时后。
顶门温暖之说,虽有所据,然亦不可固执。但能平日信愿真切,临终正念分明者,即可证其往生。
命终之后,念佛已毕,即锁房门。深防他人入内,误触亡者。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前文已言,今再谆嘱,切记切记。)因八小时内(转载者注:也有说要二十四小时以上)若移动者,亡人虽不能言,亦觉痛苦。
八小时后着衣,若手足关节硬,不能转动者,应以热水淋洗。用布搅热水,围于臂肘膝弯。不久即可活动,有如生人。
殓衣宜用旧物,不用新者。其新衣应布施他人,能令亡者获福。
不宜用好棺木,亦不宜做大坟。此等奢侈事,皆不利于亡人。
第五章荐亡等事
七七日内,欲延僧众荐亡,以念佛为主。若诵经拜忏焰口水陆等事,虽有不可思议功德,然现今僧众视为具文,敷衍了事,不能如法,罕有实益。印光法师文钞中屡斥诫之,谓其惟属场面,徒作虚套。若专念佛,则人人能念,最为切实,能获莫大之利矣。
如请僧众念佛时,家族亦应随念。但女众宜在自室或布帐之内,免生讥议。
凡念佛等一切功德,皆宜回向普及法界众生,则其功德乃能广大,而亡者所获利益亦更因之增长。
开吊时,宜用素斋,万勿用荤,致杀害生命,大不利于亡人。
出丧仪文,切勿铺张。毋图生者好看,应为亡者惜福也。
七七以后,亦应常行追荐以尽孝思。莲池大师谓年中常须追荐先亡。不得谓已得解脱,遂不举行耳。
第六章劝请发起临终助念会
此事最为切要。应于城乡各地,多多设立。饬终津梁中有详细章程,宜检阅之。
第七章结语
残年将尽,不久即是腊月三十日,为一年最后。若未将钱财预备稳妥,则债主纷来,如何抵挡。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人生最后。若未将往生资粮预备稳妥,必致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多生恶业一齐现前,如何摆脱。临终虽恃他人助念,诸事如法。但自己亦须平日修持,乃可临终自在。奉劝诸仁者,总要及早预备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