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重周二上市定位分析
一、公司基本面分析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重")由一重集团于2008年11月19日在整体重组的基础上联合华融、宝钢集团、长城,共同发起设立,总股本45.38亿股,控股股东一重集团直接持有93.61%的股份,华融公司持股4.41%,宝钢集团持股1.10%,长城公司持股0.88%。中国一重以其本部经营性资产及下属十家二级企业股权作为出资,华融公司、宝钢集团和长城公司以现金出资。目前,中国一重计划发行不超过20亿股A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大型石化设备、核电设备、大型铸锻件等。中国一重主要从事重型机械制造业务,为冶金、电力、能源、交通运输、矿山、石化等行业及国防建设提供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新产品和技术服务。
二、上市首日定位预测
光大证券:中国一重合理估值8-9元
技术优势突出确立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具备多项全国第一和世界一流的技术,使得其在行业竞争中具备主动权,能有效转嫁成本压力,保持稳定和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在各个产品领域具有突出的技术领先优势,多个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自主研发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成功实现国内首台套。
产能突破和持续恢复的订单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受益下游强烈的需求,核电设备和高端大型铸锻件业务处于供不应求状况。公司募资扩产能有效发挥公司技术优势,带来盈利的快速增长。目前公司手持订单160亿,为2010 年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核电和大型铸锻件业务成为业务结构中高速增长点:
核电业务行业空间发展潜力大,订单保增长。90%以上的国产核电锻件、80%以上国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由公司生产。公司是国内唯一既具有大型核电锻件又具有核岛成套设备制造能力的企业,将分享核电设备4900 亿元的蛋糕。公司07、08年核电新签订单增速315%和184%,在2011 年和2012 年不断交付,带来核电业务爆发式增长。09 年核电订单更是相对06 年增长率24 倍。
大型铸锻件项目预计2010 年底建成。扩产后公司钢水能力增加到年产50 万吨,锻件增加到年产24 万吨,铸件增加到年产6 万吨,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大型铸锻件制造基地。随着达产进程推进,带来大型铸锻件销售收入08-11ECAGR90%的增长。
冶金设备将从设备商向总承包商转变,石化压力容器重在内需和出口共同促进:
公司冶金设备生产具备总承包能力,目前需要订单的获得来突破该传统主导业务的发展空间。石化压力容器发展方向在国产化率提升下的内需和出口市场的两轮驱动
公司是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重机企业,给予公司技术优势确立的竞争优势溢价,分享企业成长:
2010E 预计所得税率从25%下降到15%,加之核电等高毛利产品比重提升,综合毛利率水平提升,公司2010 年较09 年业绩大幅提升。公司给予公司09E/10E/11E的EPS 预测分别为0.16/0.23/0.32,公司作为真正的新能源行业概念股,给予公司09 年35 倍,10 年30 倍估值,建议询价区间5.6-6.9。作为技术优势突出的龙头企业,我们给予公司溢价,给予11 年25-28 倍估值,合理价格8-9 元。
兴业证券:中国一重合理价格区间6.25-7.5元
重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是国内盈利能力最强,制造水平最高的重装企业,主要提供冶金成套设备、石化重型压力容器、工矿配件、核电设备、大型铸锻件等,8年销售收入101亿,近三年CAGR21%,净利润10个亿,近三年CAGR37.6%。
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公司拥有重机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最大的轧制设备、加氢反应器、锻钢支承辊、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核电锻件的制造商,是国内唯一实现火电锻件亚临界火电转子、连铸辊批量化生产的企业,是唯一具备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转子生产能力的企业。
核能设备和大型铸锻件是未来最大看点,公司前几年的快速发展来自于冶金设备需求的快速增加,而未来几年的驱动力将主要来自于核能设备和大型铸锻件业务。冶金装备新接订单从08年开始明显下滑,而高毛利率的核电和大型铸锻件订单明显增加,占09年上半年新接订单的81%,预计这两块业务今后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09-11年EPS分别为0.13元、0.25元、0.32元,考虑到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盈利能力和技术优势,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估值是10年25-30倍PE,对应股价区间是6.25元-7.5元。
安信证券5.8-6.2
国金证券6.5-7.9
国泰君安5.4-6.6
海通证券6.3-7.5
中金公司4.6-6.0
中信建投9.0-9.8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重型机械行业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与其他竞争者相比,中国一重规模大、技术领先、制造能力强。一重集团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始建于1954年,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投资建设的国有独资企业,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品设计、工艺研发和技术服务等综合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最大的冶金成套设备、重型压力容器和核能设备制造基地。中国一重于2000至2008 年,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0.24%,而同期重型机械行业总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13%。据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中国一重的增长速度在"七大重机"中排名首位。
经过多年积累,中国一重在冶金成套、重压容器、核电设备、大型铸锻件等产品的研制方面拥有了多项技术,技术实力行业领先。最近几年中国一重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收比不断增加。技术实力是中国一重区别于其他重型机械企业的重要因素。
中国一重拥有综合制造能力世界一流的大型铸锻件制造基地,具备一次性提供700吨以上钢水、最大钢锭600吨、最大铸件500吨、最大锻件400吨的生产能力。在"建设铸锻钢基地及大型铸锻件自主化改造项目"实施后,制造能力优势将进一步放大,钢水能力增加到年产50万吨,锻件增加到年产24万吨,铸件增加到年产6万吨,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大型铸锻件制造基地。大型铸锻件制造能力构筑了中国一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核能设备和大型铸锻件是其未来两年业绩增长的关键。核能设备和大型铸锻件等领域,手持订单充足、产能扩展大,且毛利率高,盈利能力胜于传统冶金设备。以核能设备和大型铸锻件等业务的增长弥补冶金设备收入下滑,且实现转型是中国一重未来两年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