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5日四川长虹公告的可分离交易债网下申购结果显示,托管在交行和工行的孙怀庆和庄朝荣两个个人专户分别获得了269手和135手的长虹可分离交易债,对应的申购定金分别为2000万元和1000万元,这也是个人投资者首次动用千万以上的资金网下申购债券。
债市反弹无力
本报统计显示,孙怀庆和庄朝荣并不是最早参与债券网下申购的个人,早在2008年6月26日,托管在中行的王思勉投资组合就动用900多万元申购了葛洲坝可分离交易债,此后三个月,该投资者又动用850到950万元申购了江铜可分离交易债和新钢可转债。自从2008年4月基金公司专户开始运作以来,一共发生了5次个人专户网下申购债券。
据悉,在国内可转债和可分离交易债发行中都给予机构以只需缴纳申购金额20%定金的优惠政策,相当于免费放大5倍申购量。以孙怀庆和庄朝荣的申购资金量计算,如果他们以个人名义以同样的资金量参加网上申购,那么只能分别中签54手和27手,是通过专户申购中签量的1/5。
事实上,机构待遇的优惠不仅仅有免费放大5倍申购量,还有提前一天资金解冻,个人网上申购四川长虹在8月6日才能解冻,而机构和个人专户在8月5日就可以解冻。
从“打新债”收益率上来看,由于长虹可分离交易债对应的债券和权证还没有上市,只能通过券商预测推算收益率。
东方证券孟卓群预测,长虹可分离交易债综合价值在117.79到140.71元之间,预测中值在130元左右,能有30%左右的收益率。该债券网上网下中签率为0.269%,个人网上申购资金冻结6天,对应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而参加网下申购的机构和个人专户年化收益率能达到29.5%左右,这是一个相当“诱人”的收益率。
上海一位基金分析师表示,债券网下申购原本只对机构投资者开放,那些资金量5000万以上的个人大户却可以“披着专户的外衣”,享受机构投资者的待遇,这对其他个人投资者来说很不公平。尽管是个人专户是由基金公司帮助他们投资,但他们本质上还是个人投资者,应该不能享受机构投资者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