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爱敢恨曾经代表一种境界,说明此人专情、长情。“如果你离开我,我会恨你一辈子”,恨便成了爱的另一种诠释。在心理学普及的今天,我们其实已经明白,过于专情的爱,甚至得不到就毁灭你,其实不是爱,而是一种偏执性人格。
而在生物学意义上,爱情就是一场释放荷尔蒙的过程,情诗写得再美也挡不住动物性的实质。爱过之后,所产生的道义、责任,则是另外一个话题。
爱是人类必需的,恨则大可不必。原因当然不在于你恨他,他就会死,而是你恨他,他依然活得很好,而你却会皱纹增加,眼袋变大,罹患爱无力。在日复一日对某个男人的仇恨中,你很容易将这种情绪迁怒于全部男人。而男人与男人之间,区别还真的不太大。
一位女友先生外遇,离婚后,她天天盼他出门被车撞死。某日,她梦见他真的被车撞死,却在睡梦中哭醒了。她终于明白,自己不是真盼他死,而是恨他过得幸福,想要让他显得不那么幸福,惟一的办法是让自己更幸福。
如今,这位女友准备减肥十斤,再战情场。
真喜欢看到这样的结局。当爱情已经是一场故事,与其用太多时间去恨一个旧人,不如用这些时间去爱一个新人,即使没有新人,至少还能爱自己。
不必恨那个叫小三的女人。倘若她不出现,也一定会有另外一个人出现。因为“感情中出现了第三者,必定是双方合力的结果,一方为被动,一方为主动”。
不必恨那个占用了你五年恋爱时间的人,因为“每个年轻人,都应该将他们置放于丛林中,接受爱情的教育”。
失去一段爱,等于从一所学校毕业。如果你坚持一辈子怨恨那个让你毕业的学校,恐怕就要永远活在“寂寞十七岁”了。“十七岁,我希望我根本没有活过这一年”。可惜,一切都是注定要经历的,早走过,早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