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今年4月份以来,甲型H1N1流感从墨西哥肇始,全球严阵以待。虽然因为各方压力,“猪流感”的名称退场,但探寻这次疫病的风暴中心,墨西哥甲流病例始发地的一个养猪场饲养条件的恶劣令世界震惊。
是否由于生活环境等福利未获保障,农场的猪群给周围的人们带来了病毒变异并传播的风险?有人说,甲型H1N1病毒是自然对人类的又一次“报复”。
从艾滋病到疯牛病,再到禽流感,SARS,甲流……这些近些年来一再发生的人畜共患病警示人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动物福利问题,明确认知动物与人同样是“有感知的生命”,善待动物,从道德与立法两个层面约束人类行为,方可实现人与动物、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我们特别就“动物福利”的话题策划了本组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本报记者 杜悦英
墨西哥东部,韦拉克鲁斯州,佩罗特镇,拉格洛里亚村——由于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4月份以来,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
风暴的中心,除了5岁的首例甲流患者埃德加·埃尔南德斯,更受关注的是位于该村落的一个猪圈——据境外媒体报道,那里苍蝇乱飞,污水横流,肮脏不堪。
尽管“猪流感”的命名被“甲流”取代,病毒源头至今依然没有定论,但在这场全球人人自危的流行病风暴中,由于已经探明该病毒的基因序列来自猪、禽和人流感病毒,因此集约化养殖动物是否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福利状况较差,进而给人群带来了病毒传播的风险,不得不让人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人畜共患病之谜
从艾滋病到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SARS,乃至甲流,人畜共患病一次又一次震惊了人类。原本存在于动物身上的病毒,为何会感染到人,甚至形成二者交叉感染?这与动物的福利状况有无联系?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以下简称CIWF)中国代表周尊国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画了这样一个路径图:大规模集约化养殖的农场动物,从出生就在“暗无天日”的恶劣自然环境下生活,动物爱好自由的生命本能得不到保护,心情抑郁,免疫力下降,就易产生各种疾病。由于集约化农场动物的饲养密度很大,倘若有流行性病毒,则非常容易在动物群中迅速传播;再由于人与动物的不正当接触,病毒在某种条件下发生变异,人感染到,由此形成“一病多发”的人畜共患局面。
ARB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吴天玉则说,在一些农场,并没有合格的兽医配备,动物病了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医治,这会加速病毒的传播;加之人类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不恰当的成分,或者滥用抗生素,病毒在动物身上极易产生抗药性和变异能力,进而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形成人畜共患病是极有可能的。
任何有关畜牧业影响人体健康的全面研究,都不能忽视源自动物的各种疾病。记者查阅到了一份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其中一组数字称,人类身上60%的病原体来自动物,人类新近出现的疾病的75%,也是源自动物疾病。
动物福利难保障
甲流肆虐,动物福利难以保障的问题再一次凸显。
CIWF提供记者的一份资料显示,在当下,由于消费者对廉价的肉类、奶类、蛋类需求的不断增加和销售终端对农民低成本生产要求的压力,全球性畜牧养殖农场进一步密集化。
动物大量拥挤在一起养殖意味着农场可以提高产量,然而,拥挤会限制动物的活动,尤其是夏天,棚内过高的温度会使动物的粪便产生氨污染。
拥挤的动物更容易引起争斗,而禁闭可以减少或杜绝争斗,动物会减少运动损失的能量,减少食物的需要,节约农场主的成本。
以鸡为例。选择养殖肉鸡,是因为它的生长速度比蛋鸡快两倍,但是,由于它们身体的生长速度过快,要忍受跛足的疼痛,并且有2%的肉鸡根本无法站立。根据统计,肉鸡普遍患有心脏病,甚至年仅6个月大的鸡就已患病。
长期从事动物福利研究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莽萍对本报记者介绍,工业化饲养对动物的影响极大,人类为了攫取经济利益,在饲养过程中,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某些成分和过多使用抗生素让农场动物以超出自身生长规律的速度急速发育;在运输和屠宰过程中,损害动物生存基本利益,使其身心受损的种种行径也数见不鲜。“动物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痛苦真是难以想像。”莽萍说。
周尊国强调,在中国,动物之所以没有享受到良好的福利,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硬件设施无法保证,而是人的意识没到位,很多人对国际社会公认的“动物有感知”这一事实不清楚,有意无意地伤害动物。他说,有少数中国养殖场虽然在工作中实际上已经起到了保护动物福利的作用,但他们的出发点只是为了企业产品的更好销售,而非从动物福利的本位出发。
Brighter Green的一份报告结论称,人类将为这种工业化牲畜养殖付出代价。大面积的水污染,土壤退化,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风险增加……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在一份调研报告中称,无论从个体区域还是全球范围来看,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的爆发,畜牧业引发的原因都不可忽视。
人与动物该如何相处
CIWF认为,对于农场动物而言,有机养殖方式、半密集化的养殖方式是可取之法。
有机养殖的动物可以在生命中的某些阶段到户外活动,它们在不太拥挤的条件下生长,可以降低疾病传播的可能性,有机养殖系统对环境也更加有利。
吴天玉强调,人与动物相处的理想状态是“和谐”,她强调人要善待动物,才能形成自然和谐。
周尊国认为,对于养殖业,除了研究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养殖形式,倡导饲养与消费平衡外,更要在道德层面加强对普通公众的人文科学教育;同时,中国应加快动物福利的立法进程。
莽萍正在做的一项课题是,研究历史上中国人和动物是如何相处的,她说,在人与动物的相处过程中,人要克制自己,减少用暴力对待动物的行为,改变不自然的饲养方式。对于野生动物,人类不要去打扰它们的栖息地;对于农场动物,低价肉不该成为中国畜牧产业的发展方向,有机农产品值得推广。她说,英国等欧盟国家已经开始通过倡导有机食品消费来达到减少肉类消费,从而达到减少农场动物饲养的目的。
莽萍进一步表示,动物福利水平的高低,与一个国家民众的富裕程度并无太大关系,一些法律法规没有及时制定,政府有一定责任;立法机构应该树立现代意识,早日立法。
■链接:关于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试图适应环境而表现出的状态。动物福利反映动物的心理、生理健康状况。福利状况较差的动物可能会感到疼痛、不适或忧虑,进而损害其生存和繁衍的能力。
牲畜饲养员以及达到所需标准所必需的培训和管理是牲畜管理和保健的关键要素。如果缺少能干、敬业的饲养员,动物福利还是无法得到保障。
动物福利的内涵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生理福利,即无饥渴之忧虑;环境福利,要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卫生福利,主要是减少动物的伤病;行为福利,应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动物被分为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六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尤其强调了农场动物的福利,指出农场动物是供人吃的,但在成为食品之前,它们在饲养和运输过程中,或者因卫生原因遭到宰杀时,其福利都不容忽视。
相关新闻:肉鸡是这样长大的 7个星期内体重增加50至60倍
呼吁22年 动物保护立法缘何艰难 多重问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