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刚好是闰五月,不少人担心高温天气会否来得比较迟,三伏天灸贴药时间应不应该相应推迟点?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博导庄礼兴教授指出,今年的初伏是7月14日,刚好在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之间,此时南粤大地热气腾腾,在此日做天灸最合适。
初伏介于
小暑大暑间阳气够盛
今年的小暑时间是阳历的7月7日,与去年的阳历是同一天,但有细心的读者发现:去年这一天是农历的六月五日,而今年是农历闰五月十五日。按道理,天灸遵循老历法,即将来临的小暑仍未到老历法的六月,高温天气会不会因此“迟到”?三伏天灸贴药时间应不应该相应推迟点?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了解农历的算法以及廿四个节气的规律。”庄教授解释说,我国的农历主要是依据月亮绕地球一周时间的多少而又兼顾到地球和太阳的关系定出来的。一般来说,一年四季,如果阴历不按照阳历校正日数,过了十五六年,阴历的正月份,就会是阳历的六月份了。年岁愈长,差别就会愈大。我国的天文学家就用闰月的办法来弥补这个差数,即在阴历适当的时间,加上一个闰月,即3年1闰,5年两闰,12年5闰,19年7闰。这样一来,一年四季的气候基本上符合农历中的廿四个节气的规律。
“看看近三年的小暑时间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今年的小暑时间是7月7日,2007年和2008年的小暑分别也是7月7日,也就是说,经过了闰月的调整,廿四节气在阳历上基本是一个较恒定时间。”
庄教授称,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天气最炎热的日子,根据中医《内经》的说法,天人是合一的,自然界在三伏天时阳气最旺,“天人相应”,人体的阳气也在三伏天达到最高。三伏天时皮肤腠理开泄,机体代谢旺盛,因此古人在三伏天贴药,药性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今年的初伏是7月14日,刚好在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之间,此时南粤大地热气腾腾,在此日做天灸是最合适的时间,不受闰五月的影响。
“庚”日与“辛”日
天灸疗效不相上下
据庄教授介绍,传统的三伏天灸选择在三伏天进行,初伏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为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除了三伏天都是在夏季最炎热时间外,天灸选择了三个“庚”日施灸,是有其特殊的意义的。
“根据天干记时的五行、五脏配属,‘庚属大肠辛属肺’,大肠与肺互为表里,故在‘伏天’治疗呼吸系统如支气管哮喘等一类属于肺系的疾病。”庄教授分析道,按照天干与脏腑经络配属的此一关系,肺系疾病可在庚日治疗,而“庚”日的第二天就是“辛”日,直接属肺,其治疗肺系疾病理论上讲也应有效。
“这一推测近年得到了验证。”庄教授告诉记者,3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依托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的科研研究,通过对大量病例的长期临床观察,将接受天灸的患者分为“庚”日天灸组和“辛”日天灸组分别贴药,客观评估两组的疗效,证明了庚日与辛日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不相上下。因此,从去年开始,该院已在“伏”日的次日开展贴药,既能保证疗效,又大大方便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