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之欲出的基本药物目录成为目前企业最为翘首的新医改政策,从3月初到目前,医药界对于基本药物目录的讨论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争论的激烈,导致传说中的基本药物目录一变再变。
其实,基本药物目录在我国原本不是新鲜事物。
WHO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基本药物概念后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同,我国也早在1982年颁布了第一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一直到2004年,该目录一共更新过6个版本。但由于当时的基本药物目录没有配套政策的保障,所以,仅仅在医保目录药品的遴选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本轮新医改显然意识到该政策的不足,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基本药物政策制度,成为新医改方案中保障群众用药的关键政策。对于制药企业而言,有了配套政策,基本药物目录的含金量才真正体现出来,所以对企业也就关系重大。
日前有卫生部相关人士透露,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与此配套的基本药物制度4个具体实施文件即将出台,主要包括基本药物的生产配送、定价、优先使用、报销机制、质量监管、评价体系等7个方面,这些配套措施将保障基本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真正发挥作用。
由于基本药物制度要求基本药物在今后临床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该制度将是导致未来药品市场终端变局的推力,同时影响到数千家制药企业销售利益的重新分配,给政策制定带来了双重难度,既要指定一个公平合理的政策来面对全部制药企业,又要保障其最终目的的实现,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药物。
所以,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的难点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基本药物的遴选,目前大部分的化学药按照通用名都有多个企业的产品,而中药的选择就相对复杂,因为中药独家品种比较多,一旦某个企业的品种入选目录,意味着政策为其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因此,目录的制定要给业界更多的透明度,有一个公示的时间,体现公平和理性。
其次是配套政策的制定,这也是基本药物制定的核心所在,那就是保证基本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就是说,在应该使用基本药物的时候,不能有别的药物可以取代,否则制定再好的目录也是一个摆设。
这其中又有两个重点:其一是基本药物的采购和配送。据悉,目前已经明确的思路是以省为单位进行,通过公开招标统一配送。这点最值得关注的是,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和目前各省进行的挂网采购是否采用同一个平台进行。如果不按同一个平台进行,极有可能出现同一个药品在两个招标系统中价格不同的现象。
因为基本药物大部分都是通用名药,每个品种都有好几个档次的生产企业——既有原研药,又有国内大型的药企,也有一般的中小型仿制企业,假如单纯按照价格来确定最终的生产企业,那么,就意味着众多的外资企业产品可能参与不了这个竞争,所以,外资企业目前都在呼吁改变游戏规则,很多外资企业提出不能剥夺患者选择质量层次高的药品的权利。目前情况有了转变,相关部门已经表态,不能将价格因素作为基本药物选定的唯一标准,所以,预计到时候的中标企业可能也会按照质量层次划分,但这又将会对医保报销体系提出新的考验。
其二便是如何保证基本药物在临床的优先使用。这是考验基本药物制度成败的关键,因为目前医生对疗效好,成本高药物的偏爱增加了其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