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权威专家谈癌症预防及早期发现(3)

王朝健康·作者佚名  2010-04-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积极干预病毒感染、癌前病变可预防癌症

主持人:我们接着看下一个致病因素。今年的世界癌症日提出,感染因素也是致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是乙肝大国,它会造成肝癌。

沈琳:乙肝病毒的感染的确是我国肝癌高发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国家对新生儿全部计划免疫,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现在我们国家15周岁以下的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经明显下降,大概达到1%左右,将来会大大降低肝癌的发病率。

另外胃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也是一个高发因素,并且病毒感染与直肠癌和食管癌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对于特殊人群的预防感染,也是肿瘤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

主持人:我们也谈到包括感染是一方面,还有很多疾病有一些癌前病变,他是不是也是要积极的进行预防和治疗?

沈琳:癌前疾病在消化道肿瘤中很常见,以大肠癌为例,大肠息肉与大肠癌明确相关,特别是一些扁平息肉,及时治疗就可以明显降低肿瘤的发生,而这些息肉的治疗很简单。另外一些慢性炎症,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等非特异性炎症,以及反复的慢性细菌感染,也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支修益:宫颈癌和鼻咽癌的致病因素已经很明确,就是HPV病毒和EP病毒的感染。今后最先能够看到人类攻克癌症,也可能就是从宫颈癌开始。

另外,肺部原有的良性疾病,包括肺结核、肺部慢性炎症也是癌前病变,在肺部良性疾病基础上,随着年龄的不断升高以及机体免疫机制的逐年下降,最终也一样可以导致原有肺部良性疾病的恶性变。

江泽飞:乳腺癌的癌前病变也比较明确,严重的非典型增生,应该讲它以后会发展为恶性。

但是在这里我想强调,合理的诊断、及时的处理。大家不要过于恐慌,癌前病变到癌症是有过程的,如果过度的干预也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损害。一些宣传说可以治疗癌前病变,这一点我们要科学的认识,癌前病变可以治疗,但是必须要在科学正确的在权威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所以应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的发现、科学的干预,不要恐慌,这是需要强调的。

刘端褀:通俗地说,癌前病变是似与非似之间,可能是癌,也可能不是癌。这个时候我往往跟病人说“您很辛运!”这确实值得庆辛,因为他及时发现了病灶。对发现这种病变我们是非常高兴的,此时如给予及时治疗,医学上完全可以实施干预。几乎可以百分之百治愈,

由于内镜的出现,现在几乎大部分癌变都可以当做“表皮病”来发现和处理。比如肠子、胃,现在由于有了内镜,就很容易看到,就像看我们体表的皮肤组织一样,眼见为实嘛!泌尿生殖系的宫颈、阴道、膀胱、尿道等,也都可以通过镜子变成体表疾病,很容易被发现。

在这里大家要克服心理障碍,不要把内镜检查看得太恐怖,更何况我们现在有了全身麻醉进行无痛内镜检查,所以建议大家如果在这方面有家族史或者怀疑,应该去做相应的内镜检查,可以防患于未然,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主持人:关于这些感染因素或者是癌前病变,我们网友和大众发现这方面的情况还是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不要不在意,也不要太在意。

支修益:科学有效的医疗干预可以使癌前病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有效的医疗干预,能够使很多疾病成为可控。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1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