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消费者反映,“橱柜尺寸和要求尺寸不一致”、“橱柜质量不行,板子没用多久就掉渣”、“送到家的橱柜和之前看的样品不一样”等,由于目前家装市场的不规范和消费者专业知识的缺乏,因装修而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从中华橱柜网2010年投诉案例来看,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占近四成,装修问题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合同、价格、环保等问题等也是投诉热点。
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安装 橱柜产品须加强人性化
目前,橱柜市场准入门槛低,大小品牌良莠不齐。品牌产品本应该有坚实的质量保证,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2010年消费者维权投诉案例中,反映最多的就是安装时“货不对样板”,商家或者贴牌生产,或者以次充好。
整体橱柜本因其独特、鲜明的创意、个性、实用功能等优势让消费者充分体验现代厨房生活,橱柜产品既发挥了传统功能又体现着艺术人文成果。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同时也加大了整体橱柜的订制、安装工序。
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接下业的安装工程,同时也给企业的售后服务加重了负担,劣质产品或者任由劣质产品流通都可谓“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一些装修人员反映,维修橱柜就需要兼顾厨房中水、汽、煤等多种既有管道,如果遇到设计产品先天不足,比如设计的吊柜太高,橱柜内部功能不合理,缺乏人性化等,不仅加剧了橱柜在使用过程中的受损速度,也大大增加了修复工程的难度。某品牌橱柜经营者甚至认为,“比重新安装一个整体橱柜还要复杂。”
装修问题非一日之寒,企业也呼吁完善合同
在2010年消费者维权投诉案例中,各种装修问题非常突出。从下订单开始装修工程就拉开了序幕,装修与测量、设计密切相关,而随之就出现了诸如延期送货、安装与设计不符、安装延期、偷工减料等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更是五花八门。订单、合同签订后,装修单位不按合同约定的做法去装修,使用非合同规定的装饰材料,无故停工,未在约定工期内完工;施工人员干活不上心,工艺不规范,表面上说得过去,但经不起验收或时间的检验,尤其是“街头游击队”,质量更没有保证;装修后应该按合同规定及时维修,但有些公司却左右推托,保修期内不保修,等等。
出现这些问题的商家有若干个“不可控因素”,因此,消费者从自身改善为上策,即在合同上用心,用合同维护权益,用合同助行业的规范和健康发展。部分橱柜企业自行拟定的合同不规范,往往存在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从而导致消费纠纷的发生。
在上海等一线城市,早已推出橱柜合同范本,范本中规定“如企业无法按期提供门板或台面材料、厨房设备或功能件的,应及时通知消费者,消费者有权重新选择,企业应以重新选择部分价款的相应比例作为补偿。”上海是国际大都会,经济圈成熟,也是橱柜研发、生产、销售的中心地区,企业间有资历、有条件令交易行为规范化,然而,相对政策“宽松”的地方,消费者的权益就“放任自流”了。
另一方面,商家也有苦难言,橱柜产品技术、设计、安装、保养知识并非普通电器可智能化操作,需要消费者有所体会,在投诉纠纷中有不少因消费者常识的缺乏,与商家牵扯不清;企业的本意是以贴心的服务巩固品牌地位,却往往事与愿违,而厂商之间本就存在着敏感关系,缺乏有效管理。因此,近年来就有企业同样呼吁行业合同制的完善。
家装投诉历年增加 服务或成立企之本
据中华橱柜网总结分析,近几年来的投诉案例均有增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经常出现橱柜售后的纠纷呢?除了以上提到的因素,维修成本相对较高也是促成售后问题的原因之一,维修的材料费及人工费占商家经营成本的5%,较小的商家为了规避售后成本,隔三差五改弦更张,换品牌经营。在经济不景气的大前提下,整体橱柜市场的品牌淘汰率已接近20%。
装修建材选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加之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掌握信息的不对等,使得大多数消费者在选购时只能看广告宣传或听凭经销商的推荐,其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
橱柜属于定制性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企业或经销商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业内人士分析,今后随着橱柜行业整合力度的加强,品牌橱柜间的市场竞争将不再只体现在价格与产品质量上,今后橱柜行业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上。因此,橱柜企业应提升自身服务力,不能让服务变成企业发展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