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欧盟对产自中国的瓷砖做出了反倾销初裁:对广东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山东雅迪陶瓷有限公司和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等3家中国陶瓷企业以个案处理,税率分别为35.5%、36.6%、26.2%,合作的但是没有被抽中的企业税率为32.3%,其他陶瓷企业则为全国普遍税率73%。
“中国陶瓷行业相当于发生了一场‘地震’,2011年中国陶瓷行业对欧盟出口同比降幅将达50%。”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昨天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另一个冲击陶瓷行业的消息是,其上游色料行业自去年岁末以来出现了大幅上涨。两大因素直接加速陶瓷业的洗牌。
行业“地震”
蓝卫兵认为,反倾销对主打欧盟市场的外贸企业冲击最大,直接受影响企业超过80%,其中15%的企业将面临关闭,影响从业人员几万人。在他看来,剩余20%不受直接影响的有两类企业——一是生产个性化非主流产品的企业,如佛山市雅士高夫陶瓷有限公司、亚洲陶瓷(控股)有限公司等;二是原来产品定位低端,现在仍有上升空间的企业。
广东东鹏陶瓷(下称“东鹏陶瓷”)是此次受冲击较大的企业之一。东鹏陶瓷出口欧盟占总出口额的1/5到1/3。“去年年底,行业内传出欧盟将对中国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公司的下单已经很谨慎了。”东鹏陶瓷总经理助理黄江红告诉本报,“但还是导致我们在欧洲出口总面积和价值较大幅度的下降,保守估计今年出口总面积和金额下降在10%以上。”
她认为:“税率由0提高到32.3%,对于进口商来说,利润就减少了32.3%,一般陶瓷企业利润率在50%左右,对于税率为73%的企业来说,肯定是亏损的。”
斯米克(13.41,-0.44,-3.18%)(002162.SZ)受到的冲击要小一些,其董秘宋源诚告诉本报,公司的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盟以外的其他国家。他认为:“冲击最大的将会是仿古砖和釉面砖相关企业,不少企业将被迫退出欧盟市场。而我们90%左右的产品为抛光砖,欧盟在抛光砖领域产量较少,工艺、技术较中国落后,市场仍较大。”
“有信心把税率降至10%以下”
欧盟有关文件显示,实施临时性关税将从3月17日起到9月16日执行半年,9月17日将最终决定是否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
此次涉及欧盟反倾销案的中国陶瓷企业共1500多家。蓝卫兵表示,2010年中国陶瓷行业对欧盟出口额约为4亿美元,出口总面积约1亿平方米。他认为欧盟不应该对中国企业反倾销,“中国占欧盟进口比例不到1%,谈何对当地陶瓷业的冲击是由中国企业造成的?”
蓝卫兵表示,正在和企业商讨采取非常应急措施,接下来将与中国五矿商会一起,与欧盟进行更多层面的协商与接触,“有信心把税率降至10%以下。”
欧盟此次反倾销立案已是中国陶瓷10年内遭遇的第六次反倾销调查。从2001年以来,特别是2008年连续遭遇来自印度、墨西哥、菲律宾、埃及、厄瓜多尔等国的反倾销措施,部分国家的反倾销税率更是高达200%以上。
蓝卫兵认为,作为应对之策,相关公司应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个性化品牌建设为主;同时转战海外其他市场,如北美洲、南美洲等;其次向国内市场布局;最后可以考虑到海外并购、建厂。
上游色料价格大涨
陶瓷色料所需原材料的价格成倍飞涨,直接引起色料出厂价格的提升。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或将引起色釉料行业及陶瓷行业的再次洗牌。
黄江红告诉本报,色料等原材料价格的暴涨非常惊人,硅酸锆从年前的90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1.8万元/吨,氧化锆从年前的2.2万元/吨上涨到目前的3.6万元/吨。
据宋源诚介绍,陶瓷色料主要有两类,一是澳大利亚的增白粉,因澳大利亚水灾影响,价格上升;另一种是含黄金、钒等贵金属材料。
色料价格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陶瓷等产能过大,导致色釉料方面需求量大,而国外原材料的产能并没有大幅提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导致价格大幅度上涨。
宋源诚认为,可以选择原料替代品,找一些增白剂,其次天然气可以用煤层气替代,在江西已有范例。而蓝卫兵则认为,作为应对,企业应该寻找替代品,生产无釉砖,减少花料,尽量生产出节能环保减排的产品,硅酸锆可以用镁替代,可以使成本下降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