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岛后,田际钿发现共有160名中国战俘,其中包括被俘的新四军、游击队战士。来自孤军营的这几十个人被拆散编队,田际钿被编入“中国军人勤劳队”。
那是一段让这些枪林弹雨都不惧的铮铮男儿都苦不堪言的日子。他们的劳动十分繁重,生活极其艰苦。一天要干十多个小时的重体力活,住的是岩洞,吃的是瓜薯,有时还吃日本人丢下的猪牛内脏和骨头。也没有任何医疗条件,一旦患了病,就只能眼睁睁等死。田际钿经常看到日本兵把死亡和重病的战俘用卡车运到深山里去埋掉。
两年多后,当初160人的中国劳工队,只剩下38人。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不久,麦克阿瑟统率的盟军澳大利亚13师乘舰只驶近该岛海岸。
岛上的中国战俘得知情况后欢呼雀跃,田际钿等二三十人下海一直游了500多米后爬到舰上,和盟军士兵一齐享受胜利的喜悦。
1946年,他们经香港回到上海。至此,“八百壮士”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
被遗忘的“八百壮士”
“八百壮士”到底有多少人?四行仓库战斗还在激烈进行之时,上海《新闻报》、《字林西报》等就以“四百人”、“四百余人”等加以报道,今天的媒体报道也有452人之称。目前史学界采用四百人、四百余人居多。
他们到战后幸存不到一半。幸存下来的战士也各自开始了自己的人生。
解放前,连长上官志标和一部分官兵去了台湾。据他的儿子上官百成介绍,一同去台并与父亲保持联络的有十多人,现在都已谢世。而更多幸存的孤军则是在解放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以务农为生。他们主要分布在湖北、浙江、四川、上海等地,以湖北最多。
湖北人杨养正和其他30多名战俘集体越狱后,经河南、湖北辗转来到重庆。后来,他被送到位于重庆长寿的残废军人教养院,一位小他12岁的重庆姑娘爱上了这个左眼残疾的抗日英雄。60多年来,夫妻在重庆过着安静的生活,连生活了几十年的邻居也不知道他就是“八百壮士”之一。
对于如今还健在的“八百壮士”来说,“上海四行仓库”是他们埋在心底最深处的名字。当年他们用生命死守的四行仓库,如果已经淹没在大上海的繁华里。
1985年9月,四行仓库被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批准为抗日纪念地。但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是商场与办公楼,被多家单位使用。直到2002年,才在七楼楼梯间辟出一间小小的史迹陈列室,每周只开放两个半小时。主体建筑大部分仍被用作仓库,归属上海百联集团。
2008年的重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