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寻求与中国合作搜寻阵亡将士,其实早在1970年代建交后就已展开。当时主要针对的是二战中“驼峰航线”等美军阵亡士兵。
30多年来,美国不断地派人在各国寻找失踪战俘的遗骨,并为此成立了一个美军战俘及战斗失踪人员联合调查司令部(jpac),支撑司令部工作的,是背后美军一个年耗资1500万美元以上、横跨各兵种、有上万工作人员的美军战俘与失踪人员搜索系统。
或许有人会认为如此“昂贵”的搜寻不划算。但正如美军战俘与失踪人员搜救体系创始人韦伯(johniee·webb)所说:“我不认为这是可以用金钱来计算的。搜寻工作的存在价值对军队和国家的意义远大于实际的遗骸挖掘收获。我们把那么多青春年华的男女送上战场,我们必须让他们知道,无论生死,我们都会把他们平安带回家。我们守护的是军队的传承信仰。”
长眠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八百壮士”的遗骨在两岸的高度重视下,有望回到祖国,那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千千万万中国士兵的遗骸能否同样回到故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