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们在校的学习是速成性质的,所以只学了一年零一个月就毕业了。尽管时间很短,但同学们的成绩都是很好的,在对敌作战中也立功了。如轰炸大和岛时,用螺旋桨的图-2轻型轰炸机击落美f-86的刘绍基就是我的同学。当然,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同一次战斗中血洒长空的陈以德在航校是我最要好的、同在一组的同学。直到现在,我还能清晰地回想起他的音容笑貌,他是安徽人。

测绘珠穆朗玛峰机组在青海格尔木机场毕业以后,我在多种飞机上执行过通信任务,如图-2、轰-5等,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图-4-西方人也管它叫“公牛”上的那些参与西藏平叛的岁月。
我们引进的图-4是苏联仿制美国的b-29生产,但他们也做了许多改进。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讲,图-4是美国b-29的“山寨”版,我个人认为是不恰当的。
首先讲图-4的动力,虽然它的发动机功率从2000马力增加到2400马力。但这4台aⅲ-73tk发动机是有涡轮增压器的。这种装置有两大用处:一是在高空飞行时,由于大气稀薄,普通发动机会出现功率下降的情况,严重影响飞行高度,而采用增压器以后,即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b-29最大升限9725米,而图-4可达12000米)。二是分流部分增压的空气供给增压舱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飞行人员的高空工作条件,并减少自带氧气的消耗。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图-4的载油量非常大,它本身就有好几个大容量的机内固定油箱,而且必要时可以在前机舱内炸弹舱里加装3个容量各为2400立升的副油箱,可以保证正常续航时间18个小时以上,即使遇上恶劣天气油料消耗增加,也能飞行10个小时。这样“腿长”的飞机在平叛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图-4除了装有常规航行设备以外,还加装了当时比较先进的航行雷达和天文罗盘,同时配有大量程的pb-10无线电高度表。而且机上配备了三名领航员:航行领航员、轰炸领航员和雷达领航员,三人互相配合,可确保飞机在作战巡航等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飞行。另外机上还有宽幅航空相机和摄影机,可以执行侦察任务,几年平叛作战中,陆军部队的情报绝大部分都来自图-40即使用现在标准衡量,图-4航拍的照片质量也是挺高的。图-4的5个炮塔,10门23毫米机关炮,比b-29的12挺12.7毫米机枪和一门20毫米机关炮厉害多了。图-4飞机5个炮塔中的3个炮塔可以对地射击,它既可以由3个人分别射击,也可以由一个人遥控操纵3个炮塔,或2个炮塔同时对地面一个目标射击。再加上射击瞄准具可以自动修正误差,因此,平叛作战中叛匪那些所谓的坚固工事,极少能经得住如此猛烈的空中火力打击。图-4是重型轰炸机,载弹量大自不必说,它的轰炸瞄准具在当时也是最先进的,有陀螺仪保持水平,并可自动瞄准跟踪目标,和自动驾驶仪并联,由轰炸员直接操纵飞机轰炸。1959年8月副大队长张治华机组在支援藏东北索宗平叛的作战中,轰炸命中率达81%,如今使用精确制导jdam轰炸的水平也不见得有如此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