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展翅”: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在南昌秘密诞生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中国的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其中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南昌东南秘密诞生。这里距省城中心仅五公里,最后名称叫国营320厂,对外称“洪都机械厂”(南昌地名古时叫洪都)。建厂初期有职工一万多人,是江西最大的工厂,直属中央二机部领导。

利用原址 艰苦建厂

发展我国航空工业的基地为何选在经济落后的江西南昌。这是因为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在南昌留下了修理飞机的残缺旧址。早在1935年,国民党“围剿”江西中央苏区后,就跟意大利合作,在南昌市东南角近郊,建造了“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按意方图纸建有几个机棚和一个八角亭办公楼,机器设备从意方运来,人员各出一半。1937年“八一三”淞泸抗战爆发,日军空袭南昌飞机厂,意方人员全部撤回国内,飞机场遭受严重损失,遂向大后方四川转移,经过一年多的艰辛辗转,于1939年在丛岭山沟“海空洞”里重新建立,改名“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生产了几十架木质结构的战斗机、教练机、滑翔机和运输机。日本投降后,该厂迁回南昌。到1949年,国民党将主要设备和大部分设计人员运往台湾。人民解放军中南军管会,接管了尚未带走的财产,如30台旧设备,4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和办公楼及一条1500米长的碎石跑道与指挥塔台,成立了“南昌航空站”,并与华东军管会接管的南京航空配件厂(即22厂)合并,将南京设备347台,物资1123吨,职工26人迁入南昌。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6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