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氏一直是室町幕府最头痛的大名啊~从历史上看来,经常发生足利将军征讨六角氏的记载,看来六角氏无论是军事上,*上,都有抵制中央的念想~
简单的说说,六角氏出自佐佐木氏嫡系,算不上什么名门,不过在镰仓末期出了佐佐木道誉,大力支持他的好友足利高氏(尊氏)取天下,作为足利高氏最要好的朋友,佐佐木道誉不遗余力的帮助足利高氏成就了霸业,建立起室町幕府。也成为幕府最亲近的一族,后来嫡流佐佐木氏后以京都的六角东洞院而闻名,称为“佐佐木六角氏”,在室町时期控制了战略要地南近江,直接的控制着从京都到东国的主要道路,因此经济上很富裕,而且同幕府亲近的关系使得其*上也有优势。应仁之乱的时候,六角高赖加入西军,开始趁火打劫,攻占近江国清水城,并且侵略延历寺寺领。结果惹的幕府将军来讨伐,拉锯了很久之后高赖隐退,六角定赖即位。
这个时候的近江局势基本上是北近江以国人出生的京极氏守护代浅井氏在浅井亮政的领导下抬头,在同京极氏的斗争占据上风,基本上压制京极氏不敢出来,所以战国大名浅井氏的开山家督浅井亮政开始对南近江进行攻略,因为前些年六角氏在同将军家展开的斗争中遭到了相当大的损失,所以一度被亮政压制,不过定赖不愧是一代英主,他审时度势,同细川晴元联盟,帮助其打击三好长庆,换来的是自己背后没有敌人,可以专心进行近江的攻略,不久就大破浅井亮政,包围小谷城,亮政也不得不逃到美浓避祸。细川晴元死后,支持足利义辉,巧妙的打破了自己与三好和浅井腹背受敌的局面,并参与到幕府政权的行政之中,名震天下。浅井亮政被迫降伏,成为其下属大名。
定赖死后,浅井氏趁机抬头,以浅井久政为家督的浅井家联合京极家刮了强烈的飓风,很快收复了北近江的领地,并成功打下佐合山城,完完成了浅井家有史以来最大版图。但是六角义贤也是个英主,在父亲死后,稳定家臣,以空间换取时间,在浅井家得到佐合山之后前后,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对家臣团的全面控制,开始发威,一举击败浅井·京极联军,并趁胜追击,将之前丢失的领地全部收回,再次包围小谷城,浅井久政只好采取父亲一样的手段,臣服于六角家,并且为儿子迎来六角家平井氏之女为妻。六角家再次获得南北近江绝对的控制权。
不过这也是六角家最后的最期,由于义贤的儿子义治对父亲的独断不满,所以父子之间开始有间隙,这时候浅井长政也一举从六角中独立出去,六角、斋藤、三好、朝仓、土岐、足利之间发生了复杂的外交变化。不过真正让义贤头痛的,还是儿子义治一手制造的“观音寺骚动”,即义治杀死了重臣后藤但马守(贤丰)父子三人,招致永田、三上、池田、进藤和平井等重臣纷纷反叛。义贤只好带着儿子放弃观音寺,寻求三云持成和蒲生定秀的帮助。
观音寺骚动对于六角的影响依我看是致命的,他把义贤好不容易把家臣团结在自己周围的成果全部葬送,虽然日后在蒲生定秀的调停下双方和睦,但是重臣们已经不信赖义贤父子。
这时候浅井长政迅速抬头,不要命似的攻击给本来就已经涣散的六角家沉重的打击。为了解决人心涣散的问题,义贤召集22位有力家臣起草了《六角氏式目》,给予了家臣们有力的保障,重新组织起来的六角氏开始和浅井长政硬碰硬,使长政在此之后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不过在日后信长上洛之时,信长已联络了六角氏的夙敌浅井氏为盟友,如果臣服信长,那么自己南近江的利益势必给浅井氏所渗透,而自己同浅井氏也成了间接盟友的关系,对于一直控制着近江支配权的六角氏是肯定不能答应的,不过结果是以六角氏被赶出南近江告终。
此后的义贤,一直致力于用游击战术打击信长,使信长头痛不已,信长本人也遭到六角氏派来的铁炮手伏击而受伤。而在金崎撤退之时,六角义贤趁机高举大旗,一举收复了南近江的部分领地,但是随着姊川合战北军的战败,六角家不得不再次被赶出。六角氏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