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996年,前苏联克格勃保卫总局副局长达库恰耶夫中将出版了名为《莫斯科[注: 莫斯科,现俄罗斯联邦首都,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莫斯科面积1081 平方公里,市区东西长30公里,南北长40公里,人口1047.3万人(2007年)。]、克里姆林宫[注: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世界闻名的建筑群,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位于俄罗斯莫斯科市的红场旁边,是旅游者必到之处。克里姆林宫曾是历代沙皇的宫殿。]和警卫部队》的回忆录。该书引用了苏共二十大召开前不久赫鲁晓夫在小范围说过的一段话:“列宁[注: 列宁(俄文:Ле?нин),公元1870-1924,本为笔名,后成为他在政治活动中的别名,原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文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曾为哥哥报复了沙皇全家,我也要为儿子报复斯大林[注: 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1953年3月5日),全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俄语: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尽管他已经死了,我也非要让他尝到我的厉害不可”。
斯大林与赫鲁晓夫(来源: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华读书报》1998年05月06日,编译:胡海,原题:《赫鲁晓夫为儿子与斯大林结怨》
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年代,有相当一批斯大林时[注: 字惟中,合肥人。精太素脉,活人甚众。有方氏妇求治疾,诊其脉,不药,语其家人曰:速为治殓具,夏得秋脉,必死。]期的苏联高层领导人被撤换、监禁甚至枪决,斯大林本人也被赫鲁晓夫在苏二十大上点名批判后掘墓移尸。据最近俄罗斯出版的一些书报透露,赫鲁晓夫之所以用如此手段对待斯大林及其同事,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外,还有因儿子问题与斯大林结下的怨恨。
1995年1月4日,《莫斯科晚报》刊登了一篇有关赫鲁晓夫的儿子——列昂尼德·赫鲁晓夫的报道。报道说,卫国战争[注: 1941~1945年 ,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欧洲、亚洲盟国侵略而进行的战争 。1939年9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期间,列昂尼德在古比雪夫市的部队中服役。有一次他酗酒滋事,开枪杀死了一名红军指挥员,因此被逮捕入狱,等待审判。这已是他第二次被捕入狱了。卫国战争开始前,列昂尼德在乌克兰[注: 乌克兰(UKRAINE,УКРАИНА)位于欧洲东部,总面积为603700平方公里,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面积最大的国家。原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首都基辅就曾与一伙匪徒串通作恶,干了不少坏事。这伙匪徒后来都被当地法庭捕获枪决了,但赫鲁晓夫当时是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这使列昂尼德不仅能逍遥法外,甚至还参加了红军。古比雪夫市的事件发生后,赫鲁晓夫为了救儿子一命,便向斯大林求情,让斯大林饶恕他的儿子。斯大林同意了赫鲁晓夫的请求,让列昂尼德上前线立功赎罪。于是,再一次逃脱惩处的列昂尼德被送到了前线。不过由于赫鲁晓夫的影响,他没有被送到惩戒连作战,而是按他的专业,分配他当了歼击机驾驶员。可就在第一次战斗中,列昂尼德驾驶的飞机却突然调转了航向,飞到了德军的阵地上,从此便销声匿迹了。
《莫斯科晚报》把赫鲁晓夫儿子的命运写成了悬案,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今年2月17日,俄《独立报》发表了前苏联克格勃第二总局第一副局长、退役少将瓦季姆·乌季洛夫即将出版的回忆录中的有关章节,阐述了列昂尼德后来的命运。
这位将军写道,当得知赫鲁晓夫的儿子落入德军之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列昂尼德飞到德军阵地上无非有两种可能:或是他自愿投敌,或是因机械故障迫降。列昂尼德是第二名落入敌手的苏共政治局委员的儿子,另一名是斯大林的儿子雅可夫·朱加施维里。凑巧的是,两人分别都是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第一次婚姻所生的儿子。
弄清列昂尼德的身份后,大喜过望的德军决定利用他搞一场宣传战,以瓦解苏军的斗志。众所周知,德军同样的企图在雅可夫身上遭到了失败,雅可夫宁死不屈,坚决拒绝与德军合作,可赫鲁晓夫的儿子列昂尼德却卑躬屈膝地投降了敌人,成了法西斯[注: 法西斯(英语:fascism;德语:Faschismus)是一种国家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类似的政治运动,包含了纳粹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蔓延整个欧洲。]德国宣传战中的王牌。
斯大林得知这一情况后异常震怒。他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赫鲁晓夫的儿子从德军手里绑架出来并送到莫斯科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