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ttner FL 282 Kolibri(Humming-Bird) 蜂鸟 直升机

蜂鸟式直升机的性能与现在的直升机当然不可相比,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生产了32架。
1940年7月,弗莱特研制的新型舰载直升机Fi-282原型机下线。1941年初该机开始进行试飞,表现优良。德军喜出望外,立即订购了15架预生产型和30架正式生产型,主要在约翰内斯特和巴特托尔兹的新工厂内组装。为了能让该机上舰,弗莱特组织飞行员驾驶Fi-282V5号飞机在德国海军巡洋舰上划出的4米X4米着陆区进行起降试验,Fi-282完全能够在这么小的区域内起降,即使在夜间也可以。
最早出厂的2架Fi-282采用全封闭式座舱,后来的编号为Fi-282A-1;接下去的生产型采用的是半封闭式座舱;后来给予编号Fi-282B-1。
到1943年夏大约有20余架Fi-282下线。这些飞机交付海军后,跟随舰队战斗在地中海、爱琴海以及波罗的海等海域上空,不仅作为反潜飞机用于观测舰队周围的盟军潜艇,而且还作为运输直升机,为舰只提供垂直补给。弗莱特还准备在此基础上研制性能更好、起飞重量更大的供德国陆军使用的Fi-339,但此时已到二战末期,德军对此没有多少兴趣,所以没有了后继发展。由于Fi-282只能搭载1名驾驶员,所以无法满足炮兵观测等任务的需要,后来弗莱特临时为Fi-282B-2在发动机舱后面加装了一把椅子,使其能够容纳一名观察员,这样就能很好地完成炮兵校射任务了。
1944年,德国陆军专门组建了一个炮兵校射小队,装备3架Fi-282和3架Fi-223。1945年2月,有几架Fi-282参加了波美拉尼亚战役,但此时穷途末路的纳粹军队哪是苏联红军的对手,Fi-282的参战并没能起到多大作用。留下的几架Fi-282在柏林防卫战中发挥了点作用,但最后还是全部牺牲在了苏联红军的防空火炮下。
在二战结束前,德军销毁了大部分FL 282,只有3架原型机被美国和苏联俘获。
